《人间四月天》有感。
徐志摩大名早有耳闻,但由于一直不大喜欢读诗,所以对徐志摩本人和他的诗作了解的不是很多,偶尔读过他的三五篇诗。《人间四月天》是在好友金秋红叶的点提下饶有兴趣的**的一部电视剧,它讲述的是诗人徐志摩和三个风格迥异的女人之间复杂多彩的婚姻、爱情故事。看后思绪万千,感慨万千!
“中国正经历激烈变革,为的是要令几千年来扭曲的社会制度下的灵魂得到舒展和自由,自觉盲从和麻木是做人最大悲哀,因此决定要离婚,我要奋力一搏我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这是徐对他的前妻张幼仪结婚时间不长后所说的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徐和张的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当时徐比较反对,但出于对祖母的孝敬没能反对彻底,并答应了这桩婚事,当他掀开张的盖头的那一刻,他显得极为不满,情绪十分低落,晚上他躲在奶奶的房间不肯入洞房。。。从这可以看出徐是个相信眼缘的人,这也正是他和张婚姻失败的原因之一,有言道:
“人不可貌相”他怎么就可以以貌取人呢?之前他从未见过张,更谈不上交流了,所以对张他到底知多少,了解多少?不谈,又怎知张其实也不是那种传统落后的女人,从一开始父母向她提及婚姻时,她也是反对那种封建包办婚姻的,但当她听了她的哥哥对徐的举荐,赞美,并看了徐的**之后,才决定嫁给徐的,可以说从一开始张便喜欢上了徐,爱上了徐,对徐一见钟情,然徐却不知,也没给张一次表达的机会,便一味的、决绝的提出离婚,离婚难道就是因为和张的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而不是张幼仪本身的原因造成的?
难道是为了追风,为了变革?抑或是为了要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
的男人?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当时是进步的,但为什么不是在婚前呢?为什么婚前不够坚决而婚后却如此坚决?
难道非得在伤害了一个女人的心后才可作出决定?婚姻不是个代名词,婚姻后面是两个人,反对婚姻意味着不接受这个人,在不了解一个人全部的情况下,这样做未免也太鲁莽了,天下有哪个父母是存心想害儿女的?当今的社会,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但离婚却成了富贵病,离婚率远高于父母和祖父母那一代人,这又说明什么呢?
也许上几代人从来根不懂的真爱是什么,也许不曾拥有,但他们婚姻稳定,家庭和谐,所以我认为不管封建包办婚姻,还是媒妁之言不一定全都不好,因人而异,如果两个人相处一段日子觉得这个人无论人品、素质、内在,各方面还可以,值得去爱,那就不要去反对,像张这样优秀的一个女人徐没理由不要啊,为什么就不试着去接受对方呢?当然,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也许张的确不是他喜欢的那种类型,现实中也有好多这样的列子:”两个好人在一起,未必就会有好的婚姻,对方想要的未必就是另一方想要给的。
”尽管这样,然,总让人有点惋惜!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这是诗人徐志摩为追求真爱给自己短促一生所写的注脚。短短几句话道出了真爱的珍贵与无奈,也体现了徐志摩追求真爱的勇敢与执著。
徐在恩师梁启超哪儿第一次遇到了林徽因,在那惊鸿一瞥间便喜欢上了林,而后又在英国伦敦邂逅,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那一刻他们是幸福的、快乐的、开心的,然,好景不长,当林知道徐已是为人夫、为人父时,在一段纠结与心痛之后做出了理性而果断地选择,回国与梁思成订婚,当徐不顾家人反对,甚至在张怀有他的第二个孩子即将分娩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解除了婚姻,回国追寻林时,得知林已与梁订婚,徐感到极度的伤感、悲痛、失落,彷徨!
林徽因是爱徐志摩的但为什么最终不选择他呢,也许她认为徐更适合做情人,也许她是受到良心道德的谴责才做出这样的选择,总之,人一生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选了的便成了现实,没选的便成了如果。总想着要是做了另一个选择会怎样,但要是当初的如过变成了现实,那现在的现实又会成为另一个如果。还是会不免好奇如果会如何。
要是徐当初和林走在了一起会不会就一定幸福?没有任何怨言不得而知。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徐和林的这段恋情成了他们一生中的遗憾,却也是他们一生中最美的回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这也许是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最好诠释和安慰吧。
有一网友看了《人间四月天》之后是这样评论徐和林的(我也很认同他的观点)即:
就当徐志摩不能和林徽因走在一起特别失意时,陆小曼出现了,陆是徐同窗好友王庚的妻子,在一次好友的聚会上,经朋友介绍相互认识了,那时候王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常陪在陆身边,陆倍感寂寞、孤独,于是两颗孤独的心碰到一起霎时便迸出了爱的火花。于是便不顾所有朋友、亲人的劝阻、反对、怒骂及社会**的压力,冲破重重阻力走在了一起,但却幸福没多久,陆小曼那种奢侈随性的生活状态将徐志摩推入债务高筑,生活困窘,入不敷出,众叛亲离,生活失去了希望和方向的深渊。徐和陆是爱对方的并且爱的很深,但却未能相守到老。
没有爱情的婚姻不稳定,只剩下爱情的婚姻也不稳定,时间和距离能使爱情升温和降温。爱可以在一秒钟产生,情却需要一生来完成。
有情人终成眷属,固然值得贺喜,但若不懂珍惜彼此,在美梦成真之后,往往变成恶梦的开始。双方宣告仳离,恍然觉悟--不得;是幸。得之;才是命。
我欣赏徐志摩的才情与诗气横溢,我同情他的际遇,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的才子。但是对于其爱情观与道德观我是不认同的。
如果徐志摩婚前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我赞同并支持,如果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后认识并喜欢上了林我赞同并支持,如果陆小曼不是好友王庚的妻子,而是未婚、丧偶、或者离婚女人,他们两个走在一起我赞同,并支持。
站在感性方面我是理解并欣赏徐志摩的,为真爱而努力,付出、拼搏、奋斗。佩服他那种勇敢,执著、坚强。站在理性方面,我是反对徐志摩的,认为他自私、冷漠、偏执、无情。
有失道德良知。(尽管他违背道德,但符合人性)当然人无完人,凡事都有双重性,理性和感性本来就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能平衡好这两者的人少之又少。当然徐志摩在面对和选择这两次婚姻和爱情时还很年轻,才只有二十多岁,以我们现在过来人的眼光来评判和审视一个涉世未深年轻人的行为准则是不公平的,我认为,可谓事后诸葛亮。
如果当时换作我们也许会和他一样犯同样的错,甚至不及他。
当然我也就一俗人,都是俗人之见,对徐志摩的了解仅凭这部电视剧和他的几首诗作是不能够说明什么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人间四月天》有感读后感
徐志摩大名早有耳闻,但由于一直不大喜欢读诗,所以对徐志摩本人和他的诗作了解的不是很多,偶尔读过他的三五篇诗。人间四月天 是在好友金秋红叶的点提下饶有兴趣的 的一部电视剧,它讲述的是诗人徐志摩和三个风格迥异的女人之间复杂多彩的婚姻 爱情故事。看后思绪万千,感慨万千!中国正经历激烈变革,为的是要令几千年...
《人间四月天》有感读后感版
徐志摩大名早有耳闻,但由于一直不大喜欢读诗,所以对徐志摩本人和他的诗作了解的不是很多,偶尔读过他的三五篇诗。人间四月天 是在好友金秋红叶的点提下饶有兴趣的 的一部电视剧,它讲述的是诗人徐志摩和三个风格迥异的女人之间复杂多彩的婚姻 爱情故事。看后思绪万千,感慨万千!中国正经历激烈变革,为的是要令几千年...
《人间四月天》读后感
人间四月天 读后感。一代才女林徽因在文学上着述不多,本书精选其诗歌 散文佳作。其作品自有女性的温婉清丽,但并不为小格局所囿。她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娇弱女子,笔下流露出令人惊讶的对民间百态的深谙,实有创作天赋。林徽因的一生是辉煌的 感人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她的诗文上。林徽因陪同梁思成15年间先后走了中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