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留守儿童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上杭县临江城东小学温建荣。
时光荏苒,从事教师这个平凡的职业已有二十多个年头。这么多年来总觉得自己忙忙碌碌,人也有些浮躁起来。近段时间,我在闲暇之余拜读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上、下卷)一书,我被毛蓓蕾、斯霞等特级教师的教学心路历程深深感动了,不由自主地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
这些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犹如一杯杯芳香淡雅的茉莉清茶,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阅读这本书,给我打开了另一片天空,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不少困惑。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毛蓓蕾老师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重视以情育人,塑造儿童美好心灵的论述。联想到自己的学生中有不少的留守儿童,于是在毛蓓蕾老师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在留守儿童校外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一些启示。
一、多一份责任,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校外教育。
***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要求从时间、空间和发展趋势上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背景的特殊性更应受到重视和关爱。
留守孩子大都由祖辈隔代抚养,在品德教育和学习辅导方面的教育基本上属于真空状态。学校教育偏于时段,与家长的沟通和对儿童心理的关爱只是面上的,很难顾及每个学生,迫切需要通过校外教育来补充。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一些得不到有效管理的网吧,娱乐场所等对留守儿童的**力巨大。
面对这些令人担忧的教育现状和日益增多的留守儿童,作为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留守孩子校外教育的责任。
孩子是父母的生命之本, 也是社会发展的生命之源。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许多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这些留守儿童。
二、多一丝亲情,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
1.转换角色,视留守学生为自己的孩子。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最缺乏的就是亲情。他们在家虽有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照顾,但孩子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和痛苦却得不到及时的宣泄。
此时,教师应转换角色扮演严父慈母,走近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想,有针对性地与孩子交流沟通。用一句句充满亲情关爱的话语打开他们的心扉,唤醒他们那尘封已久的情愫。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和父母的爱是一样的,其实父母的爱就在身边啊!
当孩子被你的亲情所感动时,还有什么话不对你说,还有什么苦不向你诉,还有什么教育不能成功的呢?
2.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爷爷奶奶的照顾多是满足儿童的吃穿,守护他们的安全,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方面顾及很少。此时,教师应挤出时间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与其监护人沟通交流,主动承担起一部分照顾他们生活的责任。
比如:生日时为他们送上一声祝福,生病时给他们带去一丝安慰,中秋佳节捎上一块月饼,新年到了赠上一张贺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的一道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种鼓励的眼神,都会令孩子们欣喜万分。
他们会从心底里感激你直到永远。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荒芜的心田被开垦以后,就会展现一片绿洲,接下来就丰收在望了。”是的,只要我们为他们付出了浓浓的亲情,硕果累累的金秋就一定不会遥远。
三、多一点关爱,守护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教育和引导,内心深处倍感失落、空虚。教师要用真正的师爱去守护这些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1.以美丽的言行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田。对本已缺乏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教师的教育更要充满人文关怀。教师应采用“和风细雨”式的教育,用亲切的话语打动学生,以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孩子,在平凡的小事中帮助他们,关心他们。
哪怕是一句简单的提醒和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成为孩子冬日的暖阳,夏天的凉风。教师要克服家长式的作风,不可体罚、挖苦、嘲笑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学生思想言行的楷模,伴他们一同健康成长。
2.以宽广的胸襟对待留守儿童的错误。由于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不能简单地认为留守儿童毛病太多,难以管教。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对待这些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
对那些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在这些孩子身上出现反复的现象是难免的。教师应冷静对待,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真诚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及时启发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争取每周前进一小步,每月前进一大步。
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在进步。这种成就感会促使他们更乐意去努力,更自觉地改掉身上的毛病。
3.为留守孩子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为了更好地教育这些留守孩子,教师应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详细记载这些留守孩子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孩子的生日、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其父母的职业,通迅地址,****等,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四、多一些活动,让留守儿童不再感到孤独。
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温馨和谐的氛围,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催化剂。
1.为留守儿童组建一个“临时家庭”,举行家庭联欢活动。教师可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或留守儿童所在社区的情况,让一些热心公益事业,关心留守孩子的学生家长、群众干部等担任这个“临时家庭”的“临时爸爸”和“临时妈妈”,把留守孩子带进他们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联欢,一块用餐。让留守孩子在这个短暂的聚会中感受家庭的温暖,找回昔日的欢乐。
2.开展“三个一”活动。
1)“一次通话”。每周让家长给孩子打一次**或发一次短信,主要是询问孩子的思想表现,生活冷暖、学习和身体情况。如果家里条件还达不到的,教师要尽力帮助解决,让他们顺利完成每周一次的亲情通话。
2)“一封家书”。要求家长和孩子每个月互通一封信,让孩子在信中尽情地诉说心中的苦与乐,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获得心灵上的抚慰和精神上的支柱。
3)“一回团聚”。要求家长至少每半年要回家与孩子团聚一次。只要有可能,就要回家,次数越多越好。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让孩子在长假期间到父母的工作单位相聚。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孩子还可以借此难得的机会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从而激励自己加倍努力学习,学会感恩,回报父母。
3.开展“师生同乐,周末互动”活动。教师可利用双休日带领这些留守学生一起爬山、郊游、放风筝、上街做好事等,尽情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陶冶情操。
4.成立“留守儿童互助小组”。
根据建立的留守儿童档案资料,把一些住址相近,情况相似的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成立互助小组,让他们一块玩耍,一起学习,互相帮助,相互监督,互相竞赛,有问题一起解决,有快乐一齐分享,共同成长。
五、多一些交流,塑造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交流,留守儿童长期与爷爷奶奶或亲戚一起生活,使他们缺少正确的管理,再加上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众多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大,逆反心理和自卑感强,性格孤僻,情绪消极不愿与人交往,对学习、未来缺乏自信心。面对留守儿童这样的心理状况,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态。
1.教师可通过活动课,心理健康课或专题讲座,收看“心理访谈”节目等,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对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排除心理困扰。
2.注意多与留守儿童进**感交流。留守学生在心理上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在心理上的情感流露特别强烈。如果教师热情关注他们,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
特别当学生对某一事物而面临选择或出现行为偏差时,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洒下汗珠春风桃李,迎来硕果秋雨梧桐。”我们相信,只要教师有母亲般的慈爱,朋友般的真诚,同学般的友情、兄长般的交往、同志般的交流,留守儿童校外教育的道路一定会铺满鲜花。我们的留守孩子也一定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心得体会
做留守儿童美好心灵的塑造者。上杭县临江城东小学温建荣。时光荏苒,从事教师这个平凡的职业已有二十多个年头。这么多年来总觉得自己忙忙碌碌,人也有些浮躁起来。近段时间,我在闲暇之余拜读了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上 下卷 一书,我被毛蓓蕾 斯霞等特级教师的教学心路历程深深感动了,不由自主地静下心来思考...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读后感
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完成丛书的编撰工作,该丛书共计13卷。通过各市的推荐,经过丛书编委会确认,从近2000名特级教师中遴选出535人的著作入选而成,表达了源远流长的 苏派教学 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无数代人传承和开展,逐步形成了 厚实 灵动 精致 的教学风格。苏派教学 ...
听特级教师心得体会
一 对朗读的认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朗读应该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 最重要的训练。好的朗读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 说 读 写等言语能力,而且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较全面地发展一个人的智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是为了使学生读通 读懂 会读。离开指导学生读书这个目标,讲得再动听,也毫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