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发布 2024-02-20 10:20:42 阅读 1607

八旬的胡奈赛教授放映着幻灯片,精神矍铄地向大家娓娓道来这个伟大的故事。交通大学西迁,是一次响应祖国号召、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军 。1956年,面对交大西迁的战略部署,师生们义无反顾登上列车,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黄土地。

不到半年,6000多名交大人汇聚西安;仅一年多,新校园从麦田中拔地而起。此后,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计培养大学生23.6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者达10万人之众。

那时候搬迁过程异常艰苦,但是师生们都努力克服了。他们一边搬迁、一边上课,做到搬迁学习两不误。当然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是当年一代人的集体选择。为备战备荒 ,数以千万计的建设者奔赴三线地区,内地工业产值的比重显著上升;为开垦戍边,百万知青向人迹罕至的东北荒原进发,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为研发两弹一星 ,一大批科技精英隐姓埋名扎根茫茫戈壁,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终于石破天惊蘑菇云冲天而起军人、农民、知识青年、科学家,他们的身份或许不同,但都投身时代洪流,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书写了那段中国人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祖国大地的沧桑巨变印证着建设者的丰功伟绩,亦是一座永恒的精神纪念馆。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要之中,其实是一种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鉴照着对祖国的深情大爱、对时代的如火热忱,永远在民族的精神星空中熠熠生辉。

虽然,西迁故事距今已远,但西迁精神绝不能丢。

眺望前路,让我们传承好西迁精神 ,将个人的奋斗步伐深深刻印在国家发展历程之中,建功立业、再创荣光!

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西迁精神 是教育战线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教育人的 传家宝 它不仅是西安交大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是全国广大知识分子热爱祖国 服务人民高尚情操的光辉写照,更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 先锋队 交大人迅速响应国家号召西迁,义无反顾,满怀豪情就到了西安。这种祖国至上的精神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贵的精神资源。...

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 西迁精神 心得体会。1956年,为适应国防形势和国家建设布局的需要,将交通大学大部分由上海迁至西安。为国家建设冲锋在前,1400多名教工把实验器材装上火车向西行进。被誉为 中国电机之父 的钟兆琳先生,妻子卧病在床。同事劝他留在上海,但他还是带头迁校,只身来到西安。老教授率先垂范,更多师生也义无...

学习“西迁精神”心得体会材料

1956年,为适应国防形势和国家建设布局的需要,将交通大学大部分由上海迁至西安。为国家建设冲锋在前,1400多名教工把实验器材装上火车向西行进。被誉为 中国电机之父 的钟兆琳先生,妻子卧病在床。同事劝他留在上海,但他还是带头迁校,只身来到西安。老教授率先垂范,更多师生也义无反顾。西迁开拓者们让大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