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发布 2024-01-12 07:35:14 阅读 7842

老子,春秋末期人,又叫李耳。在神话里面,人称太上老君。老子名下有一本书,以前叫《周书》,后来叫《道德经》,这本书从产生出来,就被视为奇书。

然而人们一直弄不清里面都说了些什么, 到后来就众说纷纭,基本上是千人千面了。到现在,各种译文已经称不上是老子的原意了,叫做读后感也许更恰当。

我接受到的那些观点,有许多非议《道德经》的地方,把老先生评议的很不地道。就感到很困惑,也想去亲自体会一下老先生的话。以下是我通读经-文后的一点感悟。

正文。老子说:道理都是可以遵循的,但我的道理和以前的那些理论不一样。

我这些理论叫个啥名呢?也确实有个名字,但不是一般的名字 。

第一部分。我用‘无’这个词,来解释天地万物的开始,我用‘有’这个词,来解释天地万物的**。

所以, 我经常提到‘无’,那是想观察万物生成的奥妙,本来没有,为啥却又产生?

我经常提起‘有’,那是想观察万物为啥这么不一样,本来存在的东西,为啥却又消失?

‘有’和‘无’,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根源,只是名字不一样。这个共同的根源就是‘变化’,变化又变化,这是事物产生和消亡的原因。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美,就去弄得美一点,虽然也好看了,但不是真美。

都知道善能得人心,就去做几件善事,虽然也是善行,却不是真善 。 自然界的事物,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转换。长和短互相呈现,高和低有比较才显明。

音和声互相配合,前与后总是相随。

一无为的政策:

圣人治理天下,采取的政策,都是不和民争利益政策。

从来不口口声声的强调仁义,闭绝空谈,只是实实在在把最仁义的事做出来给天下人。

万物刚刚兴起的时候,不会表示占有的意图’,万物产生出来了,也不认为有自己的一份。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勤勤恳恳地辅助万物的生长,认为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不求回报。 收获的时候,更不据为己有。

他不据为己有,但谁能把他的功劳给忘了呢?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功劳最大,因此他的收获也最多。

君王不贪恋钱财,百姓也不用为钱财犯愁,就不去争夺财产。君王不爱珍宝物,就不会去搜刮民财,民众就不必去偷窃。君王不为所欲为,天下民心就不会大乱。

所以,圣人治理的天下,民众都没有什么负担,一心一意的务农做工,每天都能吃饱喝好,没有其他的闲心杂念,只希望把身体养好,多活几年。

因为经常都是让民众没有其他的闲心杂念,也没有更高的欲望,即使有几个狡诈的人想作乱,也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采用不扰民的政策,天下没有不太平的。

不争的表现,无处不在,但使用的时候并不显得多余。它蕴藏深厚呀,好像是是万物产生的根源。 它十分隐蔽,没有。

锋芒,没有纠纷,没有光辉,如同微尘。但很明显,在各个领域都存在。我可不明白它从**来,应该是比天帝产生的更早。

二陈述现实 :穷。

如果天地不仁义 ,就把万物当作草编的狗,随便折腾,天下一片萧条。

如果圣人如果不仁义,就把民众当作草编的狗,任意奴役,折腾的死去活来,天下一片衰败。

天地之间的事,是不是有点象风箱呢?虽然空虚,却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越是合理的使用,产出的效益也越多。采取了那么多的建议,国家还是这么穷,为什么不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 让民众好好生产呢?

天地之间,养育五谷的元气是不会灭的,元气是变化产粮的源泉。元气产生的地方,是天地的根源地,那里能连续不断的产生,好像储存了许多许多 ,永远也用不完。

只要用来生产粮食,粮食那里会能用完呢。粮多则国富。

三要有仁心。

天长地久。天地为什么能存在这么长久?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长生。

所以,圣人总是先想着别人,收获反而比别人多,总是不顾自己,反而身无损伤。不是因为他无私吗,反而成就了他自己。

最上等的善行好像水一样:水能让万物都得到好处,却啥也不争,反而处在大家都不喜欢的地方,这样的品行和‘道’很接近。

住处,选在大家都不争的地方;心胸,象深渊一样有涵养; 和人来往,处处友爱宽厚; 说过的话,必定保持信誉; 品行端正,善于治理; 做事情,能发挥大家的长处;

准备行动时,能看准时机。

只因为从来不和谁争,所以没有怨恨。

四杜绝贪婪。

想把财物聚敛到十足有余的程度,不如适可而止。

财物太多了,掩藏不住,竟然露了出来,就不可以长久保持着。 金玉堆满屋子,没有谁能守祝富贵了又骄傲奢侈,就给自己种下灾祸。

一件功业成功了,赶快从功名里面脱身,默默做下一件事,这是符合自然界的规律的。

让迷惑的本性回归到真理上来,能不再离开真理吗? 一身正气,能达到婴儿那样的至柔程度吗? 清除内心的杂念,能做到一尘不染吗?

爱民治国,能不和民众争利益吗? 制定的各项措施,能温和一点吗? 明白许多道理,能不用来欺诈民众吗?

有所生就要有所养,生出来的东西不去占有,做的事情也不求回报,长成了也不去参与分配。这是具备了明白事物变化奥秘的品行。

道德经,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道德经心得。学习 道德经 心得体会。蔡国花。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道德经,学完后心灵的触动是挺多的。我觉得 道德经 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 道 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 全...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我于2012年6月2日 4日上午在海拉尔进行了国学经典 道德经 的培训学习。道德经 是我国古代哲学家 思想家 道教始祖 老子唯一传世的著作,全书虽仅五千字,却被历代圣贤 帝王 朝野各界奉为处世与治国宝典。道德经 文字简约而深奥,思想丰富而难测,似乎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和期望,能引出不同的理解 解释...

学习道德经的心得体会

今年寒假,我校的老师利用放假的机会,集中充电,学习了 道德经 的后半部。我们知道 道德经 分成上下两部,上部 道经 下部 德经 下面我就自己学习的体会,谈谈认识。上部主要讲道,道就是天道,就是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下部则主要讲人之道,也就是人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在下部德经上。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