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做临床的心得体会

发布 2023-12-25 10:30:12 阅读 2536

光明中医201年2月第30卷第2期。

.2悠久的家学渊源三晋平遥王氏**,历时八百中医**师承教育逐渐向学院教育转变,学院教育也多年,传承至今已二十九代,传承人数达百余人在国内。

就成为当今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途径,同时师承。

实属罕见。寿阳韩氏**在当地久负盛名,**相传教育渗透在学院教育当中。这一教育形式,既体现了九代之多。

傅氏女科虽亲传**较少,但学习傅氏女学院教育的规范性、系统性、规模大的特点,又体现了。

科的中医人数众多使其学术思想传承至今,发扬光大。

师承教育的实践性、针对性、唯一性等特色,所以学院。

.3 家传医术口传心授三晋平遥王氏中医**流。

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便成为培养三晋**名。

派从创始人王厚开始,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王氏医的另一种较好的方式。

每代的学术理论和经验良方多以口传形式教授,父辈2.7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在医学方面,中西医各有。

们独特的经验和诊疗技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这种传所长,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从各自对疾病。

授方法使传承人在学习时少走了弯路,缩短了成才周。

的认识上,对疾病采取的**方法以及研究思维方面。

期。寿阳的韩氏**,太谷的梁氏**,榆次的王氏妇。

上都截然不同,作为中医**医生,应取西医之长,补科亦同样是代代相传**医术,口传心授诊病秘诀,使中医之不足,提高更好的临床疗效。

家学传承,得以延续。

三晋平遥王氏中医**先辈们一直主张弘扬中医。

.4重视启蒙教育三晋**学术流派中,每支中医特色,彰显中医的优势,发展到二十八代、二十九代,传。

**流派的形成都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四书》、《五。

承人们在继承先辈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中医**病。

经》、《论语》等是学医前的必修课,《千字文》《百家机与西医病理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打破闭关自守的门姓》从孩提时便开始启蒙,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后才。

户之见,他们衷中参西,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维。

开始研学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如**临床常见的经典医著,而各**流派除了要学习《药性赋》、《本草不孕症的**,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可由输卵管不备要》、《笔花医镜》、《金匮要略》、《汤头歌诀》、《傅青。

通,无排卵,黄体功能不健、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

主女科》、《药要辩蒙》《王叔和脉决》《频湖脉诀》等著起,如果单纯根据中医的治病思路,一时很难以取得良作,有的章节还要求背诵如流。在三晋中医**流派好的效果,如果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疗效将会。

中,每位名医都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也有熟读中。

显著增强。医经典著作的成长经历,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参考文献。

.5重视**流派间的交流三晋平遥王氏中医妇。

1]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编.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m]北京:中。

科在接受家族传承的同时,受到叶天士女科学术思想。

国古籍出版社。

的影响,更接受了《傅山女科》学术思想的真谛。寿阳[2]许慎著.段玉载注.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98

韩氏**,太谷梁氏**亦同样受到《傅山女科》思想。

3]郭霭春.中国分省医籍考(下册)[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的影响,正因为各流派之间的交流,才促使三晋中医妇。

科得以发扬光大,传承创新。

4]侯文正.傅山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6 家学师承与现代教育相结合随着医学的发展,本文校对:李巍伟。

收稿日期。读经典做临床的心得体会。

刘华王锦。关键词:经典;临床;体会;经方;古方新用。

文章编号。中医学发展了两千多年,留下了很多经典著作,前出“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医”的口号,笔者等响应前贤。

贤名医都很重视对经典的体悟。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

号召,研读经典,用之临床,效果显现,现将临床体会总。

院长王永炎院士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亦在近年来提。

结如下。1经方运用。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梅州514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病,以呼吸急促,64光明中医201年2月第30卷第2期。

喉间哮鸣为主要特征,反**作,可致脏气虚衰,真元。

耗损。发作时治宜宣降肺气,涤痰平喘。缓解期治宜培补脾肾。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经方**哮证效果。

满意。病例1:张某某,男,1o岁,咳嗽喘促伴发热一周。

余,经某市级医院儿科住院**四天余,仍未缓解,患儿家长遂请笔者会诊。症见患儿发热,气粗息涌,喉中。

哮鸣,咳呛阵作,咯痰色黄,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大便。

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检查:体温38℃三凹。

征(+)双肺呼吸音粗,满肺可闻及哮鸣音及痰鸣音。诊断为:热哮。

处方以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1o只,苦杏仁10 生石膏(先煎)50甘草6 g地龙10 一剂之后当晚患儿热退,喘促明显缓解,三剂后患儿喘。

止,出院。病例2:何某某,女,31岁,哮喘反**作30年。

患者生后不久即发生哮喘,之后每因外感、劳倦等诱因而引触发作,曾多方求治,症状反复。经人介绍求助于笔者,症见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

软,面色苍白,痰多白稀,舌淡胖偏暗,苔薄白,脉沉细,双寸尤甚。诊断:哮证缓解期(肾阳虚),予金匮肾气。

丸加减,处方:制附子lo 肉桂5 g熟地黄10 怀山。

药10 山萸肉15 五味子8g,归8 g桃仁10 黄芪20 茯苓15 怀牛膝12 砂仁(后下)l0益智仁10 五剂后患者气促减,后以该方加减20剂后。

患者气机较前平顺,面色转红润,舌淡红苔薄白,平日。

感冒减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古方新用。

)老年性瘙痒症,大多因年老体弱,肾气渐衰,气血不足,风邪易袭,日久缠绵难愈,**困难。笔者结合经典,从肾论治,近年来用六味地黄汤配合活血祛风。

等药物**该病,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六味地黄汤出自中医古典名著《d,药证直诀》,系宋代名医钱乙由金匮肾气丸化裁而成,有“三补”和“三泻”的特点,具有滋阴补肝肾的作用,主要用于治。

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盗汗等一系列肝肾阴虚的病症。

例:徐某,女,74岁,反复全身**瘙痒2年。曾多方**效果均不理想,每每反复,痒不欲生。经人介。

绍来我处就诊。症见小腿伸侧、大腿内侧、腹部及双手臂**瘙痒甚,多在夜间就寝时发生或加重。极轻微。

的刺激就可引起**瘙痒,愈抓愈痒,因不断的搔抓。

后,四肢伸侧面、腰、背、腹部表皮可见抓痕,间有血痂,双小腿外侧有少许湿疹样变。伴寐差,大便干结,舌红。

偏暗,苔少,脉沉细。诊断:老年瘙痒症(肾阴虚)。治。

则:滋阴补肾,祛风止痒。处方:

熟地黄15 怀山药10 山萸肉10 牡丹皮6 g茯苓20 白花蛇舌草15 蝉蜕3 g泽泻6 g益母草15 陈皮10 怀牛膝10 当归10 剂,日1剂,水煎服。三日后复诊:患者瘙痒减轻,睡眠好转。

后续用六味地黄汤加减15

剂,患者瘙痒症状消失,双小腿外侧**湿疹样病变减轻,局部**恢复如常,嘱患者间断服用该方,随访半。

年未再**。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中医古称之。

为“白疙”,古医籍亦有称之为松皮癣。西医称为银屑病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

伸侧及背部。

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首,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总方。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并潜心研究各家学说的过程中,发现各家对银屑病的病理基础(即营卫失和,气血不畅,阻于肌表)不够重视。肺主。

气属卫,具有宣发卫气,输精皮毛的功能,对营卫的正常运行,肌肤腠理的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故而《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血。

液充盈,脉管通畅,卫气推动有力,才能保证营血运行通畅营卫处于调和状态。反之,如果出现营血亏虚,脉。

道阻塞,卫气宣发不利等情况,就会导致营卫失和,气血运行不常,“阳化气,阴成形”营阴在局部瘀积,就会使局部**生长过快,并且其上堆积很厚的皮屑。基。

于上述理论笔者将桂枝汤加减化裁用于**银屑病。

例:邹某某,男,58岁,牛皮癣反**作5年。症见头皮、躯干、四肢伸侧出现红色的丘疹融合成斑片或。

斑块,表面有较厚的银白色磷屑,形状不规则,局部变得肥厚、暗红,呈皮革状,剧痒。舌淡苔薄白,脉浮缓。

诊断:白疤(营卫不和)。处方:

桂枝1o 白芍15 炙甘草6 g红枣6 g麻黄2 g鹿角霜15 白花蛇舌草10 益母草l5 白芷8g。剂,日1剂,水煎服。五日后复诊,患者诉瘙痒明显减轻,皮损消退约20%后续用桂枝汤加减一月余,患者瘙痒消失,皮损消退。

0%以上。随访一年余,患者局部肥厚皮革状**较。

前有光泽及弹性,未再出现新皮损。

总之,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中医的伟大在于理。

论,没有科学的理论,何来伟大的实践。故,学经典、做临床是笔者等近年来理论结合实践的最深体会。时至今13,中医在许多领域仍有巨大优势,只有勤于耕耘,才能领悟其博大精深。

以上为个人之抛砖引玉,与同道共勉。

收稿日期。

诵读经典心得体会

李。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期末,回顾这学期的经典诵读情况,收获很大,不足也很多,现将诵读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 经典诵读情况。1 本学期读经时间有所调整,从以前的每课前读十分钟,改为一周读三堂课,星期一和星期五的第五节,星期三的早读课。这样改变的好处是不占用学生义务教育的时间,缺点是孩子们似乎...

阅读经典心得体会

阅读经典名篇心得体会。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阅读学习我国传统经典名作,感受颇多,现泛谈几点 一是阅读经典,可以静心养气。朱熹 训学斋规 中谈到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读经典名著心得体会

十月诵读经典名著心得体会。二年级七班 十月份是学校读书月的活动,学校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名著,从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响应学校的号召,我工作之余,也和孩子一起捧起经典名著,一起认认真真的看起书来。通过这次的亲子读书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们自身的素质有所提高,还让我和孩子贴得更近,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