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论坛心得体会

发布 2023-12-21 20:15:09 阅读 6154

———生态农业让水更清秀,让山更秀丽!

看到那篇介绍快乐农夫安金磊的文章, 是一种精神享受。

他的对土地和农业的理念, 让人感到焕然一新, "他坚持不用农药化肥 、在田里养杂草和麻雀 ,他对这片土地爱得很深很沉 ..

目前已有18种鸟类在他40多亩土地上吃食、做窝,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只燕子,这些鸟除了这里**也不去,因为其他地方有农药。他的土地里有大量的蚯蚓,在其他农民忙着翻地播种的时候,他却享受着免耕,因为蚯蚓已经帮他把土地给松了。他的土地上有很多种昆虫,他经常于晚上带着儿子坐到田间,听这些昆虫的鸣叫,在这种天籁之声中沐浴心灵。

他说他将土地上生长的一切都看作是现实的存在而不是对立,因而所有的生物都会帮他的忙,让他的劳动成为一种享受。

他说:“自己地里差不多有五百多只常住的麻雀,小米成熟以后,又从别的地方飞来很多,它们吃了17天,突然就不吃了,来做客的麻雀飞走了,本地的麻雀改去吃棉花地里的虫子,我这才把它们吃剩的收了回来”。“麻雀做麻雀该做的,小草做小草该做的,青蛙做青蛙该做的,我们就做我们该做的。

土地有它自己的一套循环方式,只要每一部分都做好自己的本分,自然就可以长出很好的庄稼”。

对草的态度, 他也和别人不同些, “不用锄的特别干净,一方面是其实也做不到完全清除,另一方面小草在田里本身也参与着土地的循环。只是把在麦田里长出来的一种麦蒿除掉就是了。安金磊又说:

“人怎么可能完全了解植物的需要呢?有时候我看到那些机械化栽种的麦苗在田地里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待被人施化肥,施除草剂,就觉得它们很可怜。”

读了他的生态农业的思路, 觉得真的很神奇, 他的血液里, 已经溶入了人和自然, 协调一致, 无为而治的精神, 真的很佩服。

他还说:"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从来都不是土地的主宰,也不是所有在‘土地之上’和‘土地之下’的生物的主宰。

我觉得我其实就是一个‘协调人’的角色。地里的蚯蚓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喇蛄吃植物根茎可以帮庄稼间苗,青蛙吃地面上的虫子,鼹鼠又控制着喇蛄的数量”安金磊一边说一边随手从地里拔起一棵黑豆的根茎给我们看:“这上面突起的部分就是固氮菌,它可以帮助黑豆从土地里获取营养。

”由此, 我就想到了我们农协的生态农业主题论坛, 论坛, 就好比是土地, 而我们都想在论坛上, 长出肥沃的智慧庄稼来, 而管理一个论坛, 也好比是人在种庄稼。人, 从来都不是土地的主宰, 是一个协调人, 我觉得, 是很有启发性的,

而论坛上各种各样的所谓乱七八糟的杂草, 是应该怎样来处理呢? 地里的蚯蚓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喇蛄吃植物根茎可以帮庄稼间苗,青蛙吃地面上的虫子,鼹鼠又控制着喇蛄的数量, 呵呵。

所以, 看看那些个别扭的家伙们吧, 他们给吃虫子的青蛙, 带来了食物, 而青蛙, 又可以活跃水田, 喇蛄们很坏, 可是他们又能够帮助, 间断那些似是而非的佛法, 鼹鼠的存在, 又可以控制喇蛄不要太多,

所以, 生态农业, 也可以帮助我们, 启迪我们, 办一个生态**, 大家都互相共生存, 又互相制约,

难道, 生态的概念, 不比简单的你好我坏, 更优么?!

2024年12月10日,西南林业大学农村发展协会举行了“生态农业主题论坛”,首先是各个参加的组织代表发言,然后就是发表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对此展开讨论,每个部门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总是围绕“生态”二字。在这次论坛中我了解到了许多。

对此,我针对自己的想法谈谈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据了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引起了各国普遍重视,且发展势头很快,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欧洲生态专家威利·德沃尔德预言,由于欧洲经历了可怕的“疯牛病”,在年内全世界的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估计生态农业产品将会比现在增长10%。

生态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是指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结合本地资源结构,建立一个或多个“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系统。它是农业系统工程结构中的重要系统之一,是搞好“人地粮”和“水土肥”平衡的重要内容。例如,近年来各地推广的多种经营内容的“垄稻沟鱼”、“垄稻沟蛙”、“垄稻沟虾”、“瓜菜鱼”等。

我市20年前在部分村建立的“养殖业—沼气—种植业”循环模式,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畜牧业(主要是养猪)、沼气互相促进,沼液、沼渣又促进种植业(主要是粮食、水果)的发展,这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为了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要注重总结与推广我国传统农业中适于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横坡打拢、修建水平横田等等。

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实践表明:

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只有两个方面的措施结合起来了,效果才能更好。

生态农业可以说是个顶天立地的大农业。因此,要完成这项十分繁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农林牧副渔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搞好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实践表明,不管哪种生态农业模式?

都要突出抓好三大主体措施,这就是采用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增种绿肥等),工程措施(如:大江大河治理,在坡耕地上修水平梯田等),耕作栽培措施(如:

合理轮作、深松少耕、横坡打拢、秸秆还田、增施农肥等)。这三大主体措施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

据报道生态农业是由英国m.k沃辛顿于198年提出。他认为生态农业是生态上低输入、自我维持、经济上可行的小型农业系统,旨在对环境不致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生产力。其基本要求包括:

作物营养和能量的自我维持;物种的多样性;净生产量高,能效率高,经营规模小,经济上有生命力等。我国有不少学者认为,生态农业是依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农林牧副渔诸业彼此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多样性生产结构,目的在于使初级生产沿着营养级进行多层利用和多次利用,从而达到较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现今我国农业生产实践中涌现的农牧型系统、农牧渔型系统、农渔型系统、农林型系统、林牧型系统等。

生态农业有着整体性、高效性、平衡性和循环性等特点,我坚信随着传统农业生产力的限制以及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生态农业的了解将会越来越广泛,我们的论坛会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意识。

通过这次论坛,我也增进了对农业的认识,我将尽我的能力向广大人民推广生态农业,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态农业。同时希望西林农协的发展得到更多人得支持。

—杨正发。2024年11月7日。

论坛心得体会

定边县第二届校长 大论坛 培训心得体会。油房庄乡中心幼儿园王海燕。4月24日上午八点半,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举办的第二届校长,园长 大论坛 为期一天的培训,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收获。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论坛,各学校领导准备充分,精彩的演讲出了他们独特的管理风格,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灵活的打造高效课堂...

校长论坛心得体会

11月3日至4日,我区10处小学校长和教研室领导一行13人,在区教育局房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到达10个乡镇小学互访互学。所到之处,我们亲身感受那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听取了学校主要领导的经验介绍,还观摩学习了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本次参观学习给我的视觉和心灵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所见所闻,谈一下自...

教师论坛心得体会

3月26日,我校举行教师论坛会议。全校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持续1个半小时。会上,李国文老师和方伟老师做了教学经验典型发言,谈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学校各级部领导进行了精彩点评,气氛热烈,本次论坛,我受益匪浅。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