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7古诗三首

发布 2023-11-19 20:51:18 阅读 3760

第六单元。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四篇精读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除了《古诗三首》介绍了天门山、西湖、洞庭湖三处景色之外,其他三篇课文都是介绍了一处景色,分别是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这些都是我国有名的景点,其山水、阴晴无不令人着迷;其丰富的物产,迷人的景色无不令我们叹为观止。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的地大物博,河山壮美。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1.认识43个字,会写51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潋滟、空蒙、西子、相宜、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

4.初步学会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湖光山色的美。了解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的物产和景色,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词语。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技巧。

3.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壮美河山。

17.《古诗三首3~4课时。

18.《富饶的西沙群岛2~3课时。

19.《海滨小城2~3课时。

20.《美丽的小兴安岭2~3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

学习古诗,要引导学生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内容。如《望天门山》要看到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则知道西湖在阴、晴天气中的不同风姿。

品《望洞庭湖》则要看到洞庭湖的湖面风光,学习其他三篇文章,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各个地方的物产。引导学生搜索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我国山河风光的壮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17.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教学片段。

诵读理解古诗《望洞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望洞庭》,结合注释及插图理解诗句意思。

学生自读古诗)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

生1: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教师多**出示)

生2: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3: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出示)

师:没有磨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过的铜镜。

师:谁能美美地读这两句。(配乐学生诵读)

教师出示“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盘里放着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像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师:这首诗的意境很美,我们来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赏析: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喻句多。第一个比喻句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说没有磨过的铜镜给人的感觉,再来理解潭面,学生就易懂多了。

教学第二个比喻句时,教师拿来实物让学生**并同画中的景象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了洞庭山水的美,体会到了诗中的意境美。

2019部编版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西湖简介

西湖简介。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汉时称圣湖。唐时因湖在城西,始称西湖。原是与杭州湾相通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堰塞。海面被隔断,在沙嘴内侧的海水,成为一个湖。古来人们一直用最美好的语言赞颂西湖,又用最凝练的语言对它的景色做出了不同概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首推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 平...

2019部编版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蟋蟀简介

蟋蟀简介。蟋蟀 x shu i gryllulus gryllus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 夜鸣虫 因为它在夜晚鸣叫 将军虫 秋虫 斗鸡 促织 趋织 地喇叭 灶鸡子 孙旺,土蜇,和尚 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

2019部编版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苏轼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 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汉族,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 书法家 画家。嘉祐二年 1057年 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 杭州 密州 徐州 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 10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