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人是天使,在芸芸众生中,教师正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中学毕业年级的老师承载着将学生送入高一级学府深造的重任,是将学生送往成功和幸福彼岸的“摆渡人”,他们无疑是天使中的一员,然而现在,这群天使急需赎救……
一、收不到祝福的教师节
没收到祝福的教师节,高三年级办公室显得特别的冷清和寂寞,老师们繁忙依旧,笑容依旧,但因这节日气氛的感染而勾起的沮丧、凄凉却如一股暗流涌动在每一位教师的心底,看到非毕业年级老师办公室的贺卡、巧克力和鲜花,几位心存“嫉妒”与“愤怒”的老师向他们要来了几份,借此装点一下冷寂的空间,缓解心中的落寞。渴望,付出爱需要回报的渴望,此时如同炽热的熔岩,烧痛了我们的心。
我知道:对此只能凄然一笑,因为许多事无法强求,对学生回报的奢求,更是有悖师德,难以启齿之事。但是,一个声音从心底升起:
我亲爱的学生们,你们为何如此冷漠,这个没有任何祝福的教师节就是你们对老师的一颗颗诚挚爱心的回报?
毕业年级,特别是高三时的教师办公室的空气是火热的,其间,有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背书,有老师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解题目,有同行们为**学科上的问题各抒己见,还有的老师在跟学生谈心,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在这里,你看不到一个悠闲的身影,瞧不见一个轻松的微笑,你会发现:他们的脚步是匆匆的,他们的脸色是憔悴的,他们的嗓门是沙哑的……然而这一切,并未博取学生对老师的理解、同情、信赖和爱戴,相反,却充斥着误解、冷漠、不屑甚至仇视我不禁要问:同学们,你们怎么了?
老师们,你们又是怎么了?
二、学生“不敬”下的“师德审视”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总会遇到学生对教师“不敬”的事:或当面顶撞老师,或背后谩骂老师,或给老师起绰号,严重者甚至威胁老师与老师动手……湖南某寄宿学校一位高三学生,因怀疑老师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趁老师到寝室“查夜”时,在众目睽睽下,用水果刀杀死了年仅二十九岁的物理老师。当他受到法律制裁时,他仍宣称:
“他该死!”这话真叫人不寒而栗,教师,人们曾用“红烛”“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去讴歌颂扬的人,如今却如同罄竹难书、万恶不赦的囚徒被部分学生钉在了接受审判的十字架上,该拿什么去赎救您,我亲爱的老师?
长期以来,教师被认为是社会道德形象和知识的化身,这种过高的社会定位给教师角色蒙上了理想化和神圣化的色彩,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束缚。而在当今的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育行业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学生是上帝”“学生是教师的衣食父母”的观念泛滥,这又将教师置于尴尬的境地,不少家长因出钱送孩子上学而将他们与教师的关系视为雇佣和被雇佣的金钱关系,这种势利庸俗的教育观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社会**也在个别老师违反“师德”的事情上大做文章,“师德”一下子成为人们扬清激浊“出语率”颇高的一个词汇。
教师们在“传统要求”与“残酷现实”的夹缝中“戴着镣铐跳舞”。许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并不看好,怀有“谋生”“混碗饭吃”的想法的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势下,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也呈恶性循环的态势发展。
下面,就我的观察和体悟,将毕业年级的教师的师德问题作一番自我审视。
(一)“公平、公正”教育的良辰美景形同虚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都有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我国法律这样规定;“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学生无好坏优异之分,只是潜力挖掘有迟早之分。
”教育学家如此评说。这要求教师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仍在沿袭传统的挑选人才的模式,“中考”和“高考”就是摆在学生和教师面前的两道坎,“优者胜,劣者汰”,升学竞争场上同样是硝烟弥漫。各**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仍将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评定学校管理***坏的标准,它不仅关系到整个学校在社会民众中的信誉度,甚至直接关乎学校的生存,关系到每一个教师的切身利益。
对于成绩有好坏之别的学生,毕业年级的老师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形势逼迫他们必须对有希望升学的学生加大关注力度,“一分”障目,不见“全人”,老师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对这部分人进行全方位的关怀;而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往往受到冷落,以致内心不平衡感、自卑感增强,“破罐子破摔”,成为影响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稳定的一个隐患。而对于教师来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已成昨日黄花,“公平、公正”教育的良辰美景形同虚设。
(二)教师“霸权”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1)公布学生“隐私”——霸权”表现之一
在中考、高考的驱使下,学校也被迫撕下了“素质教育”的温情脉脉的面纱,对升学率的追求成为公开的事实,毕业年级的老师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已无暇去顾及学生们的内心感受,将属于学生个人隐私的成绩按先后名次排列,还美其名曰“锻炼学生的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促进竞争”。殊不知这样做,极大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甚至酿成悲剧事件,新疆石河子122团中学初三(4)班的四名少女在开家长会的当天下午相约吃老鼠药自杀,其中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而直接导致其自杀原因是老师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名次,她们排在年级的后面。
(2)剥夺学生的时间,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霸权”表现之二
教育的应试性的实质,已使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沼,为了追求学生的“高分”,毕业年级的教师在升学率的压力或自身私利的考虑下,不惜牺牲所有的节假日时间给学生补课,加班加点,迫使学生从早晨7点到晚上8点或10点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坐在教室中,读书、听讲、思考、记忆、作业、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老师的问题,达到老师的要求。而毕业年级的老师们则倾其所有,拼命灌输。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如此评说:
“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筋疲力尽的劳动,它归根结底将会摧毁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畏惧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使得一个人只有接受知识,却没有智力生活。”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增加了课时总数,剥夺学生的休息、课外活动和参与实践的机会,这种没有自主和趣味的苦行僧似的日子使学生们觉得生活一片灰暗,学习兴趣丧失殆尽。
(三)教师体罚学生以翻新的形式再现
随着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等一系列法规的制定,教师采用对学生体罚形式已较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惩罚”。毕业年级的教师在升学压力下,在“恨铁不成钢”等心理驱使下,采用较隐蔽性的形式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惩罚,具体表现为:挖苦讽刺、嘲笑责骂、冷落排斥、孤立隔离、……伤害学生于无形,这是一种比体罚更残酷的精神伤害。
其结果使学生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生活毫无热情,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则会导致精神疾病,甚至出现自杀、杀人等恶性的事件。
三、赎救措施的设想
鲁迅曾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他认为只有灭掉“人吃人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赎救下一代。在这里,我想套用这一形式说,只有根本改变现行应试的教育制度,教师和学生的紧张关系才能彻底得到改观。而想要“救救我们的学生”,首先必须“解放我们的教师”,不再让他们遭受来自社会诸多方面的压力而无法承受生命之重,**部门须纠正不健康的**导向,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给我们的教师提供更舒适、宽松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他们的容颜不再日益苍老,让他们的爱心不再日益枯竭。
让教师们体会到:工作是美丽的,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愉悦情绪的场所,实现生命价值的平台。
其次,作为毕业年级的教师也应该进行深刻反思:我们是否早用分数的金箍棒将学生打死,是否对差生冷眼旁观,让其自生自灭;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我们是否喋喋不休,用超出他们负荷的压力去压榨他们最后一分精力,使他们没有喘息之机,我们有没有做伤害他们的一件事,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冷漠的眼神,是否在他们的精神或学习上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缺乏耐心和热情而漠视了?作为教师,最根本的是应该注意自身的建构与发展,加强学习,吸纳新的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得到丰富、升华。
另外,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对教育改革持欢迎、包容的态度,使自己成为一个反思型的实践者,努力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使之灵活、多样,具人性化,有个性化、创造性。让师生交流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师生关系由对立走向合作互助,从而达到共同发展。
最后,我想引用特级教师胡明道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职业属于你,它需要执着;事业不一定属于你,它拒绝功利。”让我们这些毕业年级的教师能走出困境,勇敢对自己进行赎救!
让我们自己,我们的学生乃至我们的民族有一个光明的、不可估量的未来!
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随感 天使的救赎 多篇
一 公平 公正 教育的良辰美景形同虚设。1 公布学生 隐私 霸权 表现之一。2 剥夺学生的时间,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霸权 表现之二。一 公平 公正 教育的良辰美景形同虚设。1 公布学生 隐私 霸权 表现之一。需要读懂,要结合人生和教育体验 需要彻悟,要有化蛹为蝶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需要深思,人生和知识...
《肖申克的救赎》心得体会
肖申克的救赎 是一场笼中写怎么飞向自由的梦。它使无数沉迷于黑暗与迷茫中的人重新寻回生的希翼,看到生的美好。肖申克的救赎 说述的是一位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冤案入狱,并在牢中怎么追找自由的故事。主人公安迪有着一颗特别坚毅的心,他有着坚决的信念和永别放弃的毅力。在狱中,他用自己精通的银行理财才干来得到狱长的...
《肖申克的救赎》心得体会
肖申克的救赎 心得体会。肖申克的救赎 是一场笼中写如何飞向自由的梦。它使无数沉迷于黑暗与迷茫中的人重新找回生的希望,看到生的美好。肖申克的救赎 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冤案入狱,并在牢中如何追寻自由的故事。主人公安迪有着一颗非常坚强的心,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永不放弃的毅力。在狱中,他用自己精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