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自传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57 阅读 9242

荣格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牧师,从小教育荣格相信上帝,无条件的爱上帝,这时候会读《圣经》的荣格却觉得并非这样。但是父亲告诉他,信仰是不能加以怀疑的,这使荣格感到苦恼。后来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他抛弃了自然科学,选择了在当时颇为冷门,整个医学界都不愿意承认的精神学,当时的精神病学是不系统的,甚至被认为是骗人的学科,但荣格对精神病学有着相当刻苦的研究和看法。

我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个理论与情感结合起来的一个学科,由于从未学习过心理学的课程,故而心理学在我心中是神秘的,遥远的。我自小一直多梦,且梦的内容常常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仔细品味,又像在迷雾中迷了路。后来与一位友人倾诉时,她向我推荐了荣格和荣格的这本自传。

老年荣格以讲述者的身份叙述了他的这一本自传。这本书里,荣格的梦境始终贯穿着他的整个一生,童年时期的他依靠着梦境来探索未知的现实,在这点上我与他产生了共鸣,有些梦有着耐人寻味的世界观,这些虚幻的精神世界常常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荣格在**自己潜意识中常常出现幻觉,他记述出了他的幻觉,有叫做利亚的老者,有着年轻的妻子莎乐美和一条大黑蛇,后来衍生出费勒蒙,他与费勒蒙对话,散步,这个他幻觉中的人俨然成了他的宗教导师。之后他的幻觉越来越多,当时他的精神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开始害怕沉溺在幻觉中无法自拔,成为一个彻底的神经病。之后,荣格做了一名精神病的医生,在当时的社会,作为精神病人,往后余生的归宿只有疯人院。

荣格的这个选择,遭到了许多亲友的反对,甚至是医生们的攻击,认为荣格是在闹儿戏,疯子怎么能治得好呢?我相当好奇这位19世纪的精神病开创医生会如何治理这些“疯子”,荣格在治理病人时,注重病人的情感,他费尽心思让病人放下戒心,先要做到接受他,然后进入病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缓慢的、有效的引导。当我看到他治好的一个“女疯子”在几年后上街买菜,认出他后进行了正常的交谈时,我的心里非常的感动。

书如其名,荣格的自传从回忆起童年时的梦,由梦启发的思考,选择人生的道路,成为心理学的泰斗,发展出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研究心灵的结构与动力。荣格将“分析心理学”视为释放创造力和促进个人心理发展的**方法,艺术、历史、哲学和神话均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荣格自传》读后感

荣格自传 读后感。荣格自传 读后感。我的个人阅读分为向外和向内,对于向内共这一大类,荣格是当之无愧的王者。我很享受阅读荣格的过程,他有非常清晰的部分,也有让人疑惑遐想的部分,对弗洛伊德的体系感兴趣,但同时也知道,他的理论虽然迷人,甚至改变了很多艺术创作的典范,但在目前的心理学教材中已经被逐渐淡化,更...

《荣格自传》读后感

荣格自传 读后感。荣格自传 读后感 我从荣格对他自己的童年时期的阐释描述中曾多次出现过 好奇心 和 原罪 这让我想到 如果你对一个人的行为感到羡慕,便会去分析其行为的动因,探索其内心的欲望,了解他为何会犯罪 原罪。而我们的分析总会一定的主观猜测,这可以追溯回自己即伊德,再感受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渴望及...

读后感《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读后感 李开复自传 读后感。上午在网上关注图书,看看有什么好看的书值得读一读。逛新浪读书的时候看到了李开复的自传 李开复唯一自传 世界因你不同 最近网络上最火的无疑就是李开复先生辞职事件了,一下子不仅把google 了一把,也给李开复博士的创业项目 创新工厂做了一会宣传。此自传写得很简单,花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