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读后感。
巴黎评论》读后感。
一。吃早餐时漫不经心地翻我压在茶几上的一大摞备读的书,突然发现了这本——一本我还没读完的《巴黎评论》,后来又想起读别的竟把这本遗忘了。真不应该!它是多么好的一本。
我又翻开了它,先看目录,就这样,帕慕克访谈录进入了我的眼帘,上次看时还没读到他,而我,这一段也在看他的《我的名字叫红》。
还没读完,但我意识到他是一位在世的非常重要的作家,不是因为他得过诺奖,石黑一雄也得过——但他不重要,帕慕克的重要是他的思想和**形式,还有他叙事内容的稠密与厚重,再就是他**的诗性气质了。
访谈录读了一点,看得出帕慕克有作家的率真与执着,他内心有一种很纯很纯的东西,我以为这是一好作家必备的精神品质。
二。读完了帕慕克的访谈,又接上埃科的访谈继续看。一口气读完了,这位从理论(符号学)到**的“炫技”大师,所谈问题并没有那么高妙,但看得出他是诚实的,而且挺快乐——帕慕克则是另一路,他有一种**的忧郁,这忧郁来自他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被误读与错乱。
埃科没有这个问题,无论他作为欧洲人或是意大利人,这都无庸置疑,他无须陷入身份的困扰。帕慕克则不然,他是土耳其人,地处欧亚大陆架的夹缝中,文化又是异欧洲的,而他本人又生活在此一双。
1 -重世界中,身份焦虑乃是他超离不了的困境,帕慕克之**成在此,也忧在于此。
三。春假后这一天,我好像没有过渡地重归了我平素的日常,上午读海德格尔的哲学,下午《史记》《我的名字叫红》,只是额外增加了一项内容:读完了《巴黎评论》中关于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的采访,几乎是扫读,因为一如我之所料基本没什么营养。
在此期间,上午和下午还插空读了二篇极棒的论述当代中国的文章,胸怀大志,又忧患犹深,很是拓展人之眼界,引人深思,忧患中的知识分子条分缕析总结出的问题我们其实亦了然于心,但为此开出的药方,又何尝不是南柯一梦?
但撰者忧心如焚的拳拳之心又如此令人动容,可是我们又路往何处?太多的学者、文人、新闻工作者在堕落,仅逐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还沾沾自喜不以为耻,故一旦见了忧国忧民者真是让人百感交集!
四。很多世界级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在《巴黎评论》中提到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魔山》。我始终没读。
当年嫌它委实太长了,啃不动。于是就读了他较短的一部《威尼斯之死》,感觉颇好,但忘了写什么了,只记得写得很内心,也很迷茫和惆怅。
我总是记不住读过书的内容,但却忘不了读过后的感觉。但我还是买了新星版的《魔山》。翻了翻,蛮哲学感的,是我之所好。德国人的哲思是了不起,歌德不就是这类人物吗?
巴黎的鳞爪读后感
徐志摩当然是传奇和独特的人物之一。他的诗,他的情感生活,他的异国情调,他追求一个独立的个性,被一代人着迷。读他的诗,但没有足够的理解,这个时候看这篇文章,是同样的朦胧,也许太年轻了,但徐志莫是所有这个年轻人的创作,那么我怎么能解释自己愚蠢和混乱?我不知道,只有继续工作的方式。徐志莫只出版了三篇文章,...
如果巴黎不快乐读后感
这几天关注着湖的微博,看到她转了一个作家的话,那人说 一个作家要有自己的风格,能够做到人家在地上捡一个纸片都能看出是你的文字,一本书不看书名作者名读者就能知道是你的作品。而湖本人给我的感觉也总是清清淡淡,像是经历过狂风闪电后的平静湖面,温柔而波光粼粼,但我想这仅是表面而已吧,因为没有过多了解一个人,...
巴黎我爱你观后感
20名导演,50名知名影星,18个故事,20个街区 周末的夜晚,我在大师与影星的带引下,游历了浪漫之都 法国巴黎 这是一部可以静静观赏,慢慢品味的电影。其实一个故事,只要几分钟,便可以讲的婉转动人。也许你正在抱怨着人生不幸,爱情苦闷。但可能就在下一秒,便可邂逅一个温柔的女子,然后开始拥有行走一生的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