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抬头见月

发布 2023-09-12 16:36:54 阅读 9115

抬头见月。

原创: 倪珣。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这几天一档文化类综艺《一本好书》出现在大众眼前,因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的热播,文化类综艺似乎迎来了新的春天。这在过度繁荣的明星真人秀之间,明显是一股清流。第一期带来的《月亮与六便士》这本经典之作便一举拿下了9.

3的高分,这样以全新的形式去诠释书内的经典,更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但事实上,一本好书重读多少遍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初读《月亮与六便士》,可能很多人会看得云里雾里,书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的主要性格形象也让人捉摸不透。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来自读者,一个来自作者本身,只要搞清楚这两方面的疑问,就不难理解它为何可以称之为经典。

读者的疑问我想大多来自作品,在开始阅读之前没有深入的了解其背景。其实毛姆所写的这个故事,并非完全是虚构的,书中的很大一部分**于他对著名法国画家高更的生平、作品的痴迷。是的,斯特里克兰的原型便是高更,他们的一生高度相似,生前及其落魄,死后备受推崇,书中斯特里克兰最后留下的画作也是对高更的作品《我们从何处来?

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高度还原,这些经过毛姆的艺术加工,演绎成了斯特里克兰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一生。

而且作者毛姆采取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种阅读中的带入,使得读者并不能从一开始就很好地进入角色感同身受,但在大致了解了高更这位作家的生平之后,就会对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对于作者毛姆,他并没有对读者交代了斯特里克兰所有的心里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这样就把所有的悬念让读者自己体悟。比如毛姆没有说明斯特里克兰为什么突然放弃工作去当画家,这也让读者觉得非常突兀奇怪,但他完全可将他内心的苦楚和绝望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的巧妙之处。在大多数读者眼里,斯特里克兰就是从优渥的环境中寻求自我,抛弃妻子背叛朋友,是一个不折不扣自私的人,毛姆没有为他描述半句这时候的心理活动,因为这个转变,懂的人自然懂,他虽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却比独居沙漠还孤单,若是讲出来甚至会有些刻意哗众取宠。

这样的留白方式可能阅读前期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障碍,但阅读到最后,真正的谈到自我,回归自我,从最后的画作被作者毛姆一把火付之一炬,斯特里克兰的纯粹在此跃然纸上。

这是被无数人推烂的经典之作,也是作者与读者跨越百年的心灵交流,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混杂的世界,为了生存而生存,却忘却了本来的面孔,斯特里克兰是文明社会里道德理法规范下的怪物,最终在"塔希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归宿,他虽然是一个可恶的人,但同样伟大,因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便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文字/倪珣。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 读后感三篇。六便士 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着碌碌无为的庸人们所处的卑俗现实。月亮与六便士 读后感1月亮,代表着一个崇高的追求与理想。六便士,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着一个卑微 平凡弱小的人。有人跟我说,这本书写的太悲情,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圆满的。主人公查理斯 思特里克兰德,实现了他...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 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书,是毛姆的 月亮与六便士 很多书看过就忘了,哪怕当时觉得故事不错很吸引人但都是惊鸿一瞥,就像流星,一闪而过,之后了无痕迹。但这本书却让我看了之后念念不忘。这是一本关于梦想与追寻的书,讲的是在一个英国 交易所工作的男人,在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 美满的家庭,后却迷恋上...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这本书,我前前后后共计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来看,虽然篇幅较长,但是内容很丰富,情节很紧凑。运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主人公是一位叫思特里克兰德的画家,可以说是艺术家。因为其特立独行的对艺术的追求的行为,使他人到中年放弃了稳定的家庭与收入颇丰的工作转而去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净土,去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去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