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学习体会《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54 阅读 3565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读了朱永新《教育的奇迹》后,我对这一说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教育的奇迹》由四个篇章组成,分别是“家庭教育的奇迹”、“教师的教育奇迹”、“自我教育的奇迹”和“学校教育的奇迹”。这些奇迹的诞生都来自于一个“爱”字,唯有爱能化腐朽为神奇。书中老师眼中被贴上“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儿童”标签的一些孩子,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周弘用爱将失聪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一位令人惊叹的神童;胡厚培用爱将**的儿子舟舟培养成世界唯一的**指挥;荣晓鸣用爱将先天脑瘫的儿子荣博征服美国名校;名师孙维刚用爱浇灌学生心灵的成长;校长刘京海用爱鼓舞学生走向成功;“再生父母”李圣珍老师用爱感化学生人性的尊严……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实在让人震撼,为之感动。特别是李圣珍老师的人性教育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教育理念是爱孩子,爱教育,提倡人性的高贵和尊严。

在这爱的教育理念下,***魔术般地转化了无数的“问题少年”和所谓的“差生”。凭着一颗热忱的心和一份真诚的爱,***把一个个“动物”变成了人,她是孩子信赖的好母亲,是学生钦佩的好老师,是年轻人喜欢的大朋友。一位平凡的母亲,却被成千上万的孩子视为“再生父母”。

这份爱是何等的温暖,何等的的神奇,何等的伟大呀!

作为一名教师, 特别是小学教师,我们要明白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首先,不要用**的眼光看孩子,和**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们不受束缚,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心上很少受概念的约束。因此,他们不可能去认真思索一个问题,注意力也不可能长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

这反而使孩子能无拘无束地想他们所想,超出**的想象,创造出令人惊异的场景。善于教育的老师,往往能够顺孩子的天性,不断诱导,把孩子培养成才,而不会按照自已的意志强迫儿童改变自已的天性。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

不同能力,不同个性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发展孩子的特长,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强制孩子服从家长的意愿,而是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再次,多为孩子喝彩,不要像防坏人一样防孩子。

孩子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是肯定的。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和老师一定要避免使用一些不良的语言和态度,而应该多为孩子喝彩,多对孩子进行鼓励,父母和老师也不要把孩子当成坏人一样的防着、管着、而是应该信任孩子、赞赏孩子。

爱是无限的,让我们像那些用爱创造奇迹的前辈们学习,用自己真诚的爱,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让他们在爱的暖流中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让他们的梦想插上美丽的翅膀,勇敢地飞翔!相信努力,定能成功,也让我们一起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吧!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读后感

朴实无华的封面上,教育的奇迹 吸引了我的眼球。这十八个教育故事如何刻骨铭心地进入读者的内心是我亟待了解的内容,同样身为教育者的我也很想知道那一个个教育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翻阅目录,知道这十八个故事被分成了四篇,分别是家庭教育的奇迹 教师的教育奇迹 自我教育的奇迹和学校教育的奇迹。这四种分类对我们这...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教育的奇迹 读后感。里士村小学 袁景顺。朱永新的 教育的奇迹 一书中的教育成功经验来自教育的门外汉,给我很大的感触。所有这一切来自一个 爱 字 人世间最普通也伟大的父爱。他们用父爱使教育出现奇迹得到成功,成为教育家。我们呢?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育的奇迹》读后感

实用资料频道xx分享 教育的奇迹 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假期里有幸拜读了朱永新主编的 教育的奇迹 一书,受益匪浅。我不知疲倦地欣赏着这本神奇的 奇迹 带给我的新生力量!教育的奇迹 这本书里面的故事让我震撼 引人深思。书中的故事让我懂得教育不是为了选拔天才,更不是把人分成天才和傻子。上帝让每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