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50 阅读 7304

林清玄散文精选读后感。

时间:2019-05-11 11:13:50 |作者:奚佳妮。

寒假里,我读了著名台湾散文林清玄先生的《林清玄散文精选》,他的语言有时波澜不惊而妙趣横生,有时阅历深刻而深入浅出,散发出无尽的魅力,让人去细细品味和感受。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散文是《清欢》,它出自苏轼的词“人间有味是清欢。”这篇散文包含了林清玄对人生的感悟,他在里面写道:“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于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

”它的境界很高,它不同于李白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尽情欢乐,也不同于杜甫的悲痛心事,更不同于文天祥的壮怀激烈。想要做到“清欢”是很难的,尤其是生活在现在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像嘈杂的咖啡厅,或者浓油赤酱的饭馆,还有拥挤的景区,别说清欢了,连欢也不剩了。

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舌要清欢,找不到葱茸莴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与其去拥挤,嘈杂的地方,不如静静地坐下来,泡一壶淡淡的香茗,心也会随着那香醇,变得豁然开朗,这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元丰七年岁暮,苏轼罢了汝州职,回宜兴修养。当时,苏轼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加妩媚了。洛涧入淮后水势一片茫茫。

苏轼与刘倩叔坐下来野餐。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如翡翠般的春蔬,味道的确不错。但苏轼觉得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了,因为试吃野菜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尝试着做到“清欢”,文中提及盛大士说“凡人多熟一份事故,即多一份机智,多一份机智,则少一份高雅。”清欢来自于对平静疏淡简朴的一种热爱,我们也要在现在喧嚣嘈杂的社会里去维护这种清欢。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7篇。用孩子的字体写着 林清玄 三个大字,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展开封皮,一行小而精练的小字映入眼帘 期许少年们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 能在这悲伤的人间,拥有快乐。正是这一行字,给了我很大的兴趣让我读下去。正式打开书时,我便被那充天真,无邪的自序吸引。和标题一样,拉近...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篇一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第一次读林清玄的散文时我就被他的清新淡雅的文笔,深厚的道理,以及对人生 世界的感悟深深的吸引了。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之旅才可以安静地睡去,一切道理都在梦中显现。他说 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林清玄在博大精深 烟波浩渺的佛教艺术和佛教哲学的海洋里潜游泅渡,将之化为气息,化为血脉。下面整理了关于林清玄散文读后感,供大家参考!篇一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今天,我读了这本书后,心情久久不能平伏。这个故事主要讲了 有一位老富翁,非常担心他从小娇惯的儿子,他有庞大的财产,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祸害。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