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亚洲铜》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50 阅读 1484

亚洲铜。

——海子。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亚洲铜亚洲铜。

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亚洲铜亚洲铜。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

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亚洲铜亚洲铜。

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

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

海子的这首诗歌写于2024年10月,其时海子刚年满20岁。《亚洲铜》这首诗歌是海子创作的第一首诗,同时也是海子的成名之作。对于这首诗歌,赏析的文章很多,有些观点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有些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议。

丛海子创作这首诗歌的性质上来看,可以说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并同时抒发情感的诗歌杰作,两者在诗歌中的结合较为圆融。可以这样说,深刻的思想和浓厚的情感是这首诗的一对翅膀。诗歌主要是抒发诗人对历史和人生中生死问题的感悟,同时抒发了诗人于人必然死亡的悲壮的心理情感。

从这首诗歌的内容和主旨上来说,诗人主要是向我们表达这样一种思想感情:从这首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来看,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无论是心上住着太阳还是月亮,无论社会是光明还是黑暗,无论历史从**开始到**结束,人都摆脱不了必然死亡的悲剧;从这首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来看,无论是爱还是恨,无论是美还是丑,无论是心胸博大还是心理狭隘,诗人的内心都充满着悲壮的心情。

诗歌的第一节,从亚洲铜这个意象(后面还有分析)丰富的景物写起,然后连续用了三个死。我们知道,由于中国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死亡有着很深的忌讳。但诗人不避忌讳,诗歌的第一节里就连续出现了三个死,从而让我们感悟到了人生必然死亡的悲剧,所以诗人在诗歌的第一节就奠定了整首诗歌的人生基调:

悲壮。诗歌的第二节,继续用了亚洲铜的意象,进而写到小鸟、海水、青草、野花等这些景物,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的感悟,这一小节是对诗歌第一小节人必然死亡的悲剧的加深和扩展;另外野花和小草的鲜明对比,也反映了诗人不甘于平凡但又平凡的事实,体现了诗人心中所爱和所隐藏的秘密。诗人通过第二节的描述,深刻反映出从人的必然死亡到美景的必然消逝的悲观情绪,从而更加加剧了诗歌的悲壮气氛。

诗歌的第三小节,依然从亚洲铜写起,但是这一小节却是对第一节和第二节的一个转折,通过鸽子,屈原、鞋子、河流等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肉体灭亡后,精神却能传承的感悟。穿上屈原遗落的白色的鞋子,反映出诗人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想要继承屈原精神的豪情壮志,这里诗人就用屈原一生不能实现抱负而最终投江殉国的事实为第四小节作了铺垫。

诗歌的第四小节一如前面几小节从亚洲铜写起,然后描述了击鼓,黑暗,月亮,跳舞、心脏等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内心之上已经住着月亮,从而要勇敢面对人生的情怀,但同时也表明诗人的内心正处于挣扎之中,诗人是学习屈原的投江殉国,还是用内心的光亮照亮必然死亡的人生,诗人处于内心的痛苦煎熬之中。

总之,海子的这首诗,以悲壮的氛围为基调,对人的生死进行了探索,虽然人人都会有必然死亡的悲剧,但最后诗人内心对于生死的态度是矛盾的,悲壮的,同时反映了诗人在死亡还是生存的生死问题面前内心中痛苦而悲壮的挣扎。

从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来看,这首诗歌最突出的是亚洲铜和月亮这两个意象。其中亚洲铜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了8次之多,但亚洲铜并不是这首诗歌的诗眼。诗人之所以反复使用这个意象,主要是为了营造诗歌的悲壮气氛。

那么,亚洲铜这个意象究竟反映了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从历史来看,我国最早是在龙山时期就出现了青铜,然后在商周时期达到了鼎峰。从现在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青铜主要是给贵族使用,凡人是用不起的,这点非常重要,这也是诗人想要借助亚洲铜这个意象的主要特征,亚洲铜也就被诗人赋予了铜钱的意义(这个意象主流观点认为亚洲铜象征着黄土地,象征着亚细亚生产方式)。

因此,这里的亚洲铜这个意象,一是诗人用亚洲的青铜反映:很多贵重而美好的物品凡人是得不到的,出现的次数越多,说明诗人在物质上的匮乏和贫困越严重。这个意象向我们说明诗人内心想让生活更加富足一点,但是现实面前,诗人对此却无能为力。

事实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的海子在创作诗歌的七年里,物质方面可以说是极度匮乏,生活极度贫困。既然连生存都那么困难,何谈生活中去享受那些贵重物品?海子在另一首诗歌里曾提到: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这句诗正印证了诗人在生活中所处的艰难生存处境。

亚洲铜意象的第二个意义,主要是借青铜器之青(古代青铜器刚制作出来时是黄褐色的,所以许多人赏析这首诗歌的时候都提到诗人是用亚洲铜来象征黄土地、黄种人、亚细亚生产方式等,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青铜器时间久远之后变为青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现在我们称之为青铜)来暗喻人间的情义,不要忘记亚洲铜只能给贵族使用,凡人是用不起的,前面说过,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诗歌中亚洲铜出现的次数越多,越说明诗人渴望在人间获得情义却无能为力的境遇。海子在此后创作的诗歌中也曾明确提到,爱情是海子生命中三次灾难中其中的一次。

这首诗歌中的第二个意象是月亮,一共出现了两次。为了理解这个意象,我们可以从海子的另一首诗中去体会。海子在另一首诗歌里曾提到,我有三次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诗歌中提到的太阳,反映出海子对真理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但也同时说明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深深恐惧。只有在诗歌中,处于黑暗中的海子才能获得一丝慰藉。所以海子的心中希望有一个月亮来拯救海子的精神危机。

我们知道,传统的文学中,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表,可以象征故乡,可以象征团圆,可以象征光明,还可以象征女神等等。那么诗人最后一节的诗歌里,用月亮来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其实诗人之所以连续用了两次月亮,主要反映诗人由于既得不到物质的富足,又得不到人间的情义的境遇。

因此,诗人只好放弃物质和情义的追求,转而追求精神的满足。月亮,可以说是诗人艰难处境中的最后的精神追求。

另外,这首诗歌的色彩感和画面感很强,诗歌的意象鲜明,意境也深远而突出,例如:亚洲铜和小草的青色,鸽子和鞋子的白色,暗夜中的黑色,以及没有诉说的野花以及月亮、大海、河流等的颜色,这些颜色基调是诗人没有直接言明的蓝色,因为诗歌中诗人明确的提到,淹没一切的是海水;然后,诗人在以蓝色为基调的画面上,涂上了主打颜色青色,再加上黑色,白色,野花等五彩缤纷的颜色。

这幅画里,充满死亡悲壮的气息,唯一给人在绝望中看到一线希望的是诗人最后提到的月亮。所以,诗人的内心是绝望而又痛苦的,最后诗人只能在黑夜中把希望寄托于月亮。正是这样一个画面,正是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在诗歌里营造出一个悲壮、热烈而又在痛苦中奋力挣扎、在黑暗的绝望中显现出一线希望与光明的意境。

总之,这首诗歌里诗人用亚洲铜诉说了诗人艰难的生存处境,诗歌中最后出现的月亮,是反映诗人最后的唯一的精神追求。月亮可以是爱,可以是故乡,可以是团圆,可以是温暖,可以是光明,也可以是诗人恋爱的女神,当然也可以是诗人创作的不朽的诗歌。所以,这首诗歌的诗眼是“月亮”,没有亚洲铜也就意味着使人缺少或者没有物质和情义,但只要有月亮,诗人还是想着要勇敢面对人生的生死。

诗人深深地渴望被人们所理解,渴望被人们所爱,渴望被人们所关怀。所以,诗人的心上只有“月亮”。这个月亮,就是读者,就是你,就是我,就是诗人创作的不朽的诗歌,就是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诗人。

《海子诗集》读后感优秀读后感

海子诗集 读后感 优秀读后感。海子诗集 读后感 优秀读后感。喜欢写诗,不是偏爱方正的文字,只为了蓦然间的踌躇满志,开得热烈,衍生满春花事。他们不理解我,只有你的陪伴才让我有了一丝慰藉。你为什么不拥抱我。太阳耀眼得很,我知道是你让他替你看着我今天有没有做一个幸福的人。可你失算了,每到阴天,我的坏情绪就...

海子的诗读后感

个人收集整理 zq 院系班级。姓名。第一次到海子地诗,是一句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地地方,更加孤独 对于一个爱独自行走地人来说,轻轻一瞥,刹若惊鸿,细细咀嚼,又似槟榔,虽有苦涩,却也瞬间爱上了。后来才找到这句话地作者,同样爱流浪地海子,继续读他其他地诗,竟是爱不释手了。他地诗没有徐志摩般地繁华...

海子的诗读后感

院系班级。第一次到海子的诗,是一句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 对于一个爱独自行走的人来说,轻轻一瞥,刹若惊鸿,细细咀嚼,又似槟榔,虽有苦涩,却也瞬间爱上了。后来才找到这句话的作者,同样爱流浪的海子,继续读他其他的诗,竟是爱不释手了。他的诗没有徐志摩般的繁华艳丽,没有席慕容的美好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