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书前,虎妈的名头早有耳闻,她的事例在互联网上沸沸扬扬,**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她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甚至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看完此书,我认为,虎妈的许多做法是值得学习的。
一、克服惰性。人性中总有趋利避害、追求一时享乐的惰性,特别是思想不成熟的孩子们,如果没有成年人的适当引导和督促,他们很难克服人性中的惰性,很多孩子玩游戏成瘾、贪玩厌学,都是因为克服不了惰性造成的。虎妈要求女儿每科成绩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在很多**和专家眼中,这好像严厉得过分,剥夺了孩子幸福的童年,但是,玩乐永远比学习轻松,学习总会伴随着刻苦,人生总会需要告别散漫,进入激烈竞争、努力奋进的阶段,但我记得有一位家长这么回答一位专家的质疑:
“我为什么剥夺孩子的童年?我如果给了孩子幸福的童年,他将失去幸福的'人生!”美国许多**对虎妈式的教育方法全盘否定,但美国哈佛图书馆馆训中却有醒目的这几条: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3、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4、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5、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6、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7、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天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一个人,只有征服了自己,才能征服全世界;一个人,只有克服了自己的惰性,才能取得成功。
二、持之以恒:虎妈最让人钦佩的一点是,她做事持之以恒,她十几年如一日、严格执行着自己的教育计划,她可以天天督促孩子练琴,不仅要求孩子保证练习时间和练习质量,而且她也在一旁监督,并冷静、理智地对待孩子的逆反,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一起解决困难,她可以驱车9个小时带孩子拜访名师,还可以带着孩子游遍世界各地、为孩子举办大型个人演奏会,这些,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付出和努力。反思自己,有好的想法和方式,但总是几分钟热度,时间一长,就坚持不下来了,所以,教育的效果就总是不理想。
虎妈战歌》很真实,它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中国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它真实记录了家长的严厉、孩子的反抗,记录了家长的无奈、孩子的逆反,记录了家长的爱、孩子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成功,也记录了失败,它不仅记录了家庭的温馨和快乐,也记录了中国式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焦躁和近乎简单粗暴的言行,正是因为它也把这些不那么美好的东西呈现在人们眼前,所以,真实得那么可爱。
虎妈的教育方式可能不是完全成功的,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孩子,但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借鉴。从外在形式上看,虎妈的两个女儿收到了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吻合了中国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但我认为,虎妈的教育方式最有价值的是她对孩子行为性格的培养和训练:刻苦努力、不轻言放弃、努力奋进;我相信,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人种,也无论什么意识形态,真诚善良、乐观向上、努力奋进是所有人都钦佩的,这恰恰是虎妈的教育方式的成功之处!
《虎妈的战歌》读后感
虎妈的战歌 读后感范文。虎妈的战歌 读后感范文。今年年初,一本关于育儿的自传 虎妈的战歌 轰动美国,引发一场关于教育思想理念的热议。也引起中国民众的广泛关注。本书作者蔡美尔,美籍华人,美国哈弗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在欧美近似放羊的松弛教育态势之下,蔡美尔用华人家长的高度期...
《虎妈的战歌》读后感
虎妈的战歌 读后感范文。虎妈的战歌 读后感范文。今年年初,一本关于育儿的自传 虎妈的战歌 轰动美国,引发一场关于教育思想理念的热议。也引起。的广泛关注。本书。蔡美尔,美籍华人,美国哈弗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在欧美近似放羊的松弛教育态势之下,蔡美尔用华人家长的高度期待和严格...
关于虎妈读后感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一本很有趣味,可读性很强的书,虎妈 读后感。友人星期六那天早上送给我这本书,白天断断续续读了几页,到晚上孩子们睡下了以后,才真正开始认真读,一发不可收拾,一直读到将近两点。其间豆爸数次试图关灯预警,均被我 抵制。关于这本书的讨论,自从newyorktimes高调发表 whyc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