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微的人性》读后感。
近几年,随着我家小孩的成长,我也逐渐在关注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有幸拜读了《幽微的人性》一书,该书的作者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国内著名犯罪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该书取材于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她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并通过近年来国内外轰动一时的恶性犯罪案件,比如我们熟悉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剖析犯罪人的心理成因,阐释了犯罪心理学在预防和惩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注青少年,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
李玫瑾老师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该书传达了“人在幼年需要心理抚养,良好的家庭教育很重要”这一观念。
通读此书,我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要修养好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教会孩子爱和原则。
幼小时的耳闻目睹决定人的观念和行为。我们有太多的行为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行为的,这就是父母的身教影响。如果我们知道,心理抚养需要亲自抚养,那么我们还必须知道,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是在复制你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
这就是为什么良好的家庭教育要修养好自己的言谈举止。
李玫瑾老师认为一个人成熟的爱的标志是,对陌生人有了同理心,对陌生人能产生共鸣,有了“博爱”的感觉。人类之所以能够互相关爱,是因为有一种对于同情的想象力,这也源于人的心理发展最早出现的情感,即在我们婴孩时期会出现对一个人的“依恋”。对于大人来说,你的世界里有父母、有伴侣、有孩子、有朋友、有事业……,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你!
再多的物质都不如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一个从小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才会有爱,长大才能爱这个世界。如果一个小孩从来没有感受到爱,就不会有感知爱的能力,就没有爱人的能力,更不会有爱人的举动,又何从谈起“博爱”呢?
原则是成长和成才的基石。在大街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小孩要求买玩具,家长不买,小孩又哭又闹,家长妥协。
也可能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小孩对父母或者家中的其他长辈拳脚相加,这就是没有原则!原则的动机是什么呢?就是要培养小孩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三观。
原则落实到日常儿童教育中又是什么呢?就是要坚守底线,有家规,有执行。从父母说了不买玩具就坚决不买的权威树立,到日常公民道德规范的引导和示范,如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购物、上车自觉排队,不闯红绿灯等。
又到热爱祖国、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朴素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树立。
幽微的人性》这本书,不仅给我在儿童教育方面有很多启示,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同样如此。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在追求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要控制自己对物质的欲望,培养出一种良好的心态;在生活的压力面前,别忘了善待自己,也别忘了善待他人。
幽微的人性读后感
幽微的人性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最初认识 是因为网络上有很多她关于家庭教育的 我曾经专门找了她长达几小时的 认真听过。李教授能特别自然地从犯罪心理学过渡到家庭教育,从她的专业角度切入到家庭教育领域,还给出许多具体可行的方法。幽微的人性 这本书,阐明了许多的犯罪来自于早年的心理伤痕和人格塑造,人格问题源...
幽微的人性读后感
李玫瑾教授的书,真的让人获益匪浅,特别是这本书里还有其他几位嘉宾的见解。李玫瑾教授从犯罪心理学到儿童心理学,到家庭教育,到性教育 性保护等,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给出了很多的建设性意见和可操作性的指导。让读者在读书之余不但引人发醒,还能够拿来主义借鉴到很多优秀的经验。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还说到了...
《幽微的人性》读后感心得体会
七月中旬,有幸聆听了来自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的戚薇校长的讲课 漫谈教师成长 戚校长推荐了很多书目,我一边听,一边立马在手机上买了一波。回到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本 幽微的人性 因为我曾在微博上看过该书的作者李玫瑾的有关 加之自己对心理学方面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拆开的第一本书就是它。今天结束了第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