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着的教育》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00 阅读 5690

《倾听着的教育》读后感。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它的名字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倾听着的教育》,我正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去倾听心灵的声音。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李政涛老师很了不起,他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教育的心得体会,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最欣赏的是,他能把复杂的教育问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之后再结合故事进行简单而有针对性的总结,让道理变得生动鲜活,使人既读得有趣味,又对道理能深刻领会。

教师是否有倾听的敏感、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李教授从倾听的教育意蕴、名师的倾听之道、教师的倾听能力、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大时代的倾听之难等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倾听的教育价值,揭示了教师提升倾听能力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不能或难以倾听学生的声音,造成失聪现象,它的表现及其根源多种多样。倾听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体现在本体论、道德、交往和疗治等方面。为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倾听的价值,教师应懂得倾听什么和如何倾听。

要想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我们必须从倾听开始!

在名师的倾听之道这一辑中,第一章就是跟着孔子学倾听,孔子的“教育力”之所以世代传诵,与他的倾听和回应能力有关。孔子没有多少关于倾听的直接论述,只是在《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孔子在批评宰我时说道:“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然而,孔子的倾听能力有目共睹。

与苏格拉底类似,孔子的教育活动大都是在与学生的交谈和对话中进行的,所以孔子非常善于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言行,从而在针对性地回应中对学生予以引导和启发。教师常常带着“前见”或“先见”去看待和倾听学生的言行,并因此常常缺乏耐心和从容,总是急匆或急吼吼地加以评断,孔子也不可避免染上了这一由人性弱点而来的特性,但他与常人的不同在于,有清醒的自省意识,因而能够觉察和自知,进而在感情中有所调整,更能将这一感悟与学生分享,形成了“学生言说一教师倾听一感悟回应一学生倾听感悟-回应”的教育循环,并因此诠释了“倾听是最好的沟通”的教育之道。当我们言说孔子的教育故事的时候,习惯于带着尊崇的眼光看待这一“天纵之圣”、“万世师表”,他似乎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只能仰视之、远观之。

但实际上,孔子的意义不在于“超凡人圣”,而在于其“日常”、“家常”。他的为人为师为学的理想与信念、策略与方法,他的倾听与回应的方式方法,大都是从日常教育生活中生成的,也完全可以同归日常,转化为我们的信念与方法。至少在倾听的意义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孔子。

我们不妨通过倾听孔子的倾听之道,带着“倾听自信”,进人属于自己当下的真实具体的课堂,像孔子那样倾听学生、回应学生和引导学生。归根到底,终身教育,就是终生倾听。

《倾听着的教育》读后感

倾听比表达更重要。倾听着的教育 读后感。2021年的春节,迎着冬日温暖的阳光,我有幸拜读了李政涛教授编著的 倾听着的教育 一书,教育从倾听开始 以教育的方式 思考 言说与实践倾听,这引发了我对实践教学工作遇到一些问题的深思,通过阅读这本书后,我从中找到了答案。现将我所感受到 领悟到的几点感想分享如下...

倾听生命读后感读后感

人的生命仅有一次,生命的孕育 张扬 衰老 死亡,一切都在不止息地改变,又该如何倾听呢?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生命处处都有,只要用心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才能学会倾听生命。在烟花三月之际,远远望见一片灿烂,那是油菜花。当我完全被淹没在黄灿灿的生命,并沉醉其中时,就像沐浴在无比灿...

《倾听孩子》读后感

倾听孩子 读后感。当我看了作者帕蒂。惠芙乐 倾听孩子 这本书后,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 倾听 的意义,倾听 这两个字本身就意味着少说话,不要急于劝说孩子,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是让孩子先表达自己的情绪。现在大部分的父母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和愿望,当孩子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需要支持时,却往往因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