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读后感范文。
网上对《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的评价貌似不错。现在写自己对生命的真实体会和感悟的书很少,一个研究性社会学的学者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想必也有些意思吧,于是从网上买来看看。
今天,陪伴因为台风将至而放假的仔仔在家,读完了这本书,感觉很不错,于是写上几句。
这本书写李银河对生命的思考,真实自然,这一点很难得。现在的书,很多是为了评职称或者赚钱谋生之类的名利目的而写,连作者本人也未必喜欢,值得看的大概不到百分之一。《李银河:
我的生命哲学》中,能有这么真实自然的文字,而且是由富有生活阅历和对生命思考的人来写成,读后还是颇有启发和助益的。
本书由假设干篇短文组成,可说是作者思考人生的随笔。书末附有作者写的“我的编年史”、“我的兄弟姐妹”、“壮壮趣事”,可对作者的生活和经历有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李银河生活的时代,现在中年以上的人们比较熟悉,年轻人那么要当做历史来看了,虽然这段历史并不遥远,且教训深刻。
李银河的孩子壮壮,看来是有点发育滞后的儿童,但无论孩子怎么样,总是上天的礼物,也能感到李银河满满的母爱。
书中有多处提到作者对尼采、叔本华、伏尔泰以及克里希那穆提等名人的作品和观点的看法,可见李银河是个博览群书的女人,连这么枯燥的哲学书也甘之假设饴。
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李银河和王小波的爱情。愚人从来没看过王小波的**,因为觉得看**费时也不准备看,不过从李银河的文字中,能感觉到她对小波的深爱。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爱情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大部分的家庭其实都是搭伙过日子的水平,能和自己相爱的人走入婚姻并相伴二十年,也是人生中难得的幸事。
李银河和王小波,这两位的长相都很一般,还能收获真挚的爱情,可见爱情与相貌是没什么关系滴。可惜的是,王小波在2024年就英年早逝。想一想人都会死的,死亡是人生共同的目的地,生命的质量,与生命的长度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李银河是做社会学研究的。这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考研的时候,我也很喜欢从事社会学的研究,查阅了好几个大学的社会学研究方向,后来一想,说假话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说真话呢?以我这种完全没有背景的家庭,恐怕是难免要掉饭碗甚至坐牢的,还是选择安稳的自然科学吧,没想到后来的研究环境越来越宽松。
不过,像我这样不求上进的逍遥派,做现在的职业也很满意的,虽然也感到对学生成长的责任和压力,但自己无德无能,水平有限,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对得起自己的心就好了。
像《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这么真诚的书不多,既有智慧的思考,也有历史的回忆,很不错。想把它买给学生们,作为读书会的共读图书,有一点犹豫的是,因为作者是性社会学的专家,书中有个别地方提到同性恋以及对性问题的讨论。
但再一想,学生们都是大三以上了,大部分是研究生,李银河的作品也都是公开发行的,而且本书涉及这个话题的,全加起来也不满一页,因此也不是什么问题。只是本书的阅读,做一到两次共同讨论即可,不适合讨论的可以自己看的。
《李银河说爱情》读后感
李银河说爱情 精选读后感。李银河说爱情 精选读后感。热烈的东西尤其短暂,所以小波对李银河的痴情与热烈,难能可贵。这本书是根据fm音频节目而得,更口语化。我想,李银河代表的是美好的爱情和独立前卫的婚姻理念。社会学研究中衡量人的社会地位有三个标准,一个是钱,一个是权,一个是名。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在这...
关于艺术哲学的读后感艺术哲学读后感
艺术,哲学。这两个词会有什么关联呢?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艺术哲学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关于艺术哲学的读后感篇1 一件艺术品所从属的第一个总体是作家的全部作品。一我的理解是每个艺术家他们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而这风格会见之于他所有的作品,我想这当然也会见之于其中一件艺术品之中。然而,丹纳认为一件艺术品...
哲学读后感
对于中国哲学简史以及其他部分哲学书表面处理之后得到的读后感 全部 部分 相对立面。死亡 生存 相对的解释。没有死亡的感觉体会不到你还在生存。死亡可以给你存在的相对感觉。如一切明天都没有了,你会珍惜今天的所有一切。大多数时间死亡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或者是我们不可能清晰的体验到死亡的感觉。所以我们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