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5:59 阅读 3472

《不是孩子的错》读后感。

闲来没事儿静下心来很认真地阅读了一本书《不是孩子的错》,看完这本书后,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确实家庭教育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能不去重视的,让我对教育孩子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书,其中书里有几个要点我认为写得非常好,在这本书里我感受最深的应该是:“学会关心、学会感恩”这个话题,因为当今社会不管是中小学甚至大学很多老师都是只管抓质量,家长只管让孩子吃好、穿好、整天忙着学这学那,分数第一,更加认为孔融把大梨让给别人纯属“弱智”,只想着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人与人之间变得自私自我。

在“谁是你最尊敬的人?”一问中,日本和美国的学生将“父母”作为第一选择,而在中国孩子的心目中,父母位列第十位以后。专家分析,这表明代代传递的父母偶像在我国这一代独生子女眼里已经越来越弱。

另一份调查说我国约有6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近43%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年龄。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母给子女过生日却高达93%。难道这单是孩子的错吗?

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就没有责任吗?小学生应该是天真的、可爱的、诚实的,可是现在的小学生为什么都变得那么冷漠、自私呢?究其原因,就是感恩教育的缺失与中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及毫无原则的溺爱有关,它“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且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

很多小学生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家庭的宠儿。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正确不科学导致了现代孩子缺乏独立与宽容。所以感恩教育真的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古语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想首先要开发感恩教育的内容。我们要感恩的是自己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关心过我们,鼓励过我们的人,这里包括我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老师、同学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谢,对大自然的感恩等。

通过课堂德育教育,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恩情,形成“知恩”的道德共识。让孩子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及其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让孩子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于生命,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这一切都是恩情。

古人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最后还要让孩子有一颗感激之心,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向对方表达谢意。让孩子在受到周围的人关爱与帮助时说一声“谢谢”,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

因为只有让孩子对社会对周围的人心存感激,他才能幸福愉快,才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教育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知道回报不光是物质的,还包括感情世界的回报。回报从学会感谢做起,说一句感谢的话,打一个感谢的**,用一句礼貌用语表达谢意等。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生活中,可引导孩子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小事。如帮父母干家务活;在他们累时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或者递上一杯热茶。体会和感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和不易,弘扬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传统美德。

有一首歌里唱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教育孩子,让孩子时时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心存感激;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我们为人父母者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读后感。如果问什么事情是不用上岗证,那就是当父母。什么事情是最难的,那就是教育孩子。我时常在想,自己都还没有 长大 如何做一个称职合格的父母?这些都没有答案,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自从有了小宝,开始看一些育儿书籍,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书籍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读来让人的心颤抖 难...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读后感

这是一篇回忆高考的文章。它不像普通的这种题材的文章那样歇斯底里,而是透着一股向上的张力,朝气蓬勃,应该会令那些参加过高考的同学会心一笑。文中描写了作者高三整整一年的心路历程。它的开头朴素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梦想 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希望。环境只能影响我,...

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读后感

畿米 也称几米 是我比较喜欢的作者。他可以读懂孩子的心,与孩子一样敏感。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讲述了畿米的女儿与他之间的交流障碍,而让身为父亲的他感到十分焦虑。而这个障碍,正是缺乏 理解 很多的大人不理解孩子,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当孩子竭力解说时,却不予理睬。于是,便有多数孩子产生了 我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