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至24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有幸去南宁参加了“2013春季‘名师大课堂’之课标新修订背景下有效课堂建设研讨活动”。聆听了崔峦、吴林、赵昭、张臻、贾宁等,专家和名师们的演讲和课堂教学。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课前十分钟的师生交流,名师们各显神通。
在上课之前的十分钟的时间里,名师们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很快地消除了陌生感,喜欢来给他们上课新老师。名师们有的介绍自己旅游过的风景名胜;有的让学生猜猜他早上是穿什么衣服来到南宁的;还有的叫学生想想老师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特别是赵昭老师请学生比赛背《人生》这首诗歌,最后运用赋有诗意的话(人生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岁月;岁月的名字叫等待;等待的名字叫匆匆。
)引出课题——匆匆。
二、突出工具性。
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文作为表情达意工具的特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三个维度,其一就是“知识与能力”。所以,语文课应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基础知识:
字、词、句、段、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书)训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名师们每节课都给学生十分钟以上的时间写生字,还不时地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字的结构和写字的姿势。
在学习生字时,名师们常常问学生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它的部首的什么,与什么有关等等,并且举一反三,形成自主识字能力。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代讲,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品味文本内涵,以读明理,以读悟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所谓积累就是把有关语言材料熟读成诵,牢记于心。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多读胸藏万汇”,才能“勤写笔下生花”。
三、体现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突出工具性的过程中应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份值观”等方面的人文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教育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恰似杜甫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教育“应该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比如易志军老师在示范朗读和讲解文意中应充满感情,像叶圣陶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感动,如贾宁老师上的《圆明园的毁灭》、王靓颖老师上的《浅水洼里的小鱼》、刘广祥老师上的《姥姥的剪纸》等,学生们的心灵都受到了触动。甚至赵昭老师上的《匆匆》这一课,让学生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连在场的我都为之动容。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指出,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中,提出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自主、合作、**”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发展的根本方法是学生的自主构建。要承认每个学生的实际,教师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比如名师们让学生“用 ,也许 ,甚至 。
”说话,说排比句,“ 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 。”填空“白雪纷纷何所似等等。课堂情趣盎然,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五、名师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基本功让人叹为观止。
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使现代教育**与教学有机结合。名师们使用电教**技术熟练,效率高,效果好。(赵昭老师、贾宁老师和易志军老师)一手正楷字铿锵有力,服!
(易志军老师)朗读水平更是让人折服。说实在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的确需要一身过硬的本领,要不然,如何跟得上时代的脉搏。
总之,一节语文课的好坏,不在于课前准备多么辛苦,也不在于课上讲得多么卖力,而在于学生从课上学到了什么,理解是多少,是否和预期目标想一致。
2024年3月28日。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5月28日我有幸在镇中心小学参加了五个乡镇小学的教学联演活动,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我听了五节课,学到了很多,感受很深,收获很多,感受如下 1 此次活动我感受最深的是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2012年3月23日星期五,我有幸外出到响水滩新汉中学听课。我们油中初中九年级数学组三人一起观摩了新汉中学刘高峰老师上的九年级中考复习课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 刘老师的课让我们感受颇深,收益匪浅,也让我们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刘老师的课以深厚的数学基本功,教学经验,教学...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一 必须对教材充分理解和掌握。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 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 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听了这几位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深有感受他们对教材理解透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