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桥啊桥。
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桥啊桥江南水乡嘉定,河多,桥也多。
70年代初,我第一次随爱人回家乡探亲。当汽车刚驶入嘉定,我便看到了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河流,在阳光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渔船、渔民、石拱桥……在绿树丛中若隐若现,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我这个从小在北方长大的人一饱眼福。从此,我的心里种下了“恋桥情结”。
后来,我又多次回乡探亲,看到一幢幢新盖的楼房鳞次栉比,一座座新造的桥梁形状迥异、美观大方,用钢筋混凝土造成的桥梁比比皆是。小时候,常听大人们夸耀: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当时我就暗暗对自己说,我也要多走几座桥,也可以在众人面前夸耀自己了。到了嘉定我不断地寻找桥的踪迹,对桥有了更多的了解,像“小桥、流水、人家”这样幽静、古朴的地方虽然还有几处,但更多的却是被现代化的桥梁所替代。
如今,我回到嘉定十六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目不暇接,公婆原来住的农屋不见了,猪圈、兔舍难觅踪影,而工业开发区的建设却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五十年代,当我还是个小学生时,黄浦江在我的眼里是一条多么宽阔浩瀚的大江啊!我曾约小伙伴们去外滩看那些大模大样缓缓驶过的各式巨轮,听那雄浑低沉、震得人心微微颤抖的汽笛声,看那些形形色色的木帆船、渔船和忙忙碌碌的“市轮渡”。
而2023年建成的南浦大桥犹如一架横卧的竖琴跨越黄浦江,将浦西浦东紧紧连结在一起。这座桥梁,施工难度之高,建设周期之短,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少有的,其规模在当今世界同类桥梁中位居第三。
2023年,我家支内调往河北,在武汉,我见到了中国第一长河长江,可当时因为没有桥,6列火车是靠驳船过江的。后来,我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了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它就像一道彩虹,在长江天堑上铺成一条坦途。再后来,有了第一座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建造而成的南京长江大桥,它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
前几年,我每天上班骑自行车都要经过一座桥,它在嘉定是一座再平常不过的桥,至今我都不知道她的名字。这座桥宽敞平坦,车流畅通,气象宏伟,是嘉定新城地区连接城区中心的重要纽带。就是这样一座横跨于外城河上的四车道大桥,建桥工人,仅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
由于它的诞生,城郊与城里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许多,每天南来北往的汽车、自行车、行人穿梭如流。每当我经过这座桥,都会止不住多看它几眼,多少个黄昏我在桥上独自散步,享受着河面上吹来的习习晚风,欣赏着水面映出的明月,看着桥两岸错落有致的别墅群、万家灯火,还有不远处忙碌着的船民,心中充满了愉悦,这是一幅多么浪漫而又令人心醉的画面啊!
水茫茫,桥悠悠。60年的变迁,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古镇嘉定经过建桥工人的辛勤劳动,如今,由解放初期的500多座桥,发展到现在已有1200多座大大小小的桥,布局合理的水陆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
有人说: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桥就有了诗意……我漫步在这座城市的桥上,对桥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那些造型各异,流光溢彩,争奇斗妍的桥像嵌在我的脑子里一样。
我爱桥,因为它是一个充满张力的生命。我爱桥,因为它不停地编织着人们。
川流不息、携手共进的新生活。
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 啊,桥
建国六十年来,家乡的变化巨大。记忆深处,感受最深的是 啊,桥!那一声尖叫,却有着两种不同感觉。解放初期我们乡间的桥,更多的是那种人走在上面就一步三摇的木桥。由于父亲早亡,我与母亲一起生活在外婆家。当时,我所在的老泰县,全县仅有三所高中,我要到20多里外的溱潼中学去读书。与我同道去学校的有一位从小学一...
乡镇纪念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整洁的广场 宽阔的村道 崭新的农舍 绿树环绕的 农家书屋 劳作之余的村民正兴致勃勃地读书看报近日,在60市镇桥镇百乐村,笔者看到了一个和谐新农村生机盎然的靓丽图景。计划经济时代,百乐走的是 劳力归田,人心归队 的路子,600余劳动力全部集中在田地,以粮为纲 种植单一的粮棉品种。农业生产基本是粗耕粗种...
工厂女工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
儿子的补丁裤。儿子穿在外面的裤子大约有两种 一种是运动裤,一种是牛仔裤。运动裤质地较薄,不太好补。牛仔裤质地厚实,可以补。所以,他的牛仔裤差不多条条有补丁。比较容易坏的地方有三处 膝盖 裤袋和裤脚。膝盖处可能因为坐的时间较长,膝盖和课桌摩擦较多 裤袋处大约是因为口袋里有钥匙的缘故 裤脚则是因为运动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