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读后感。
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注重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读罢《千年一叹》,方知余秋雨老先生说这番话的缘由。《千年一叹》,一叹千年,穿越了时间,跨越了地域,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千年前那些古老文明的哀叹。
这糙粝的叹息,总是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沧桑感,让人无措无奈,却偏偏深入灵魂。
历史年轮不断转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希腊。可当年繁华的城邦早已悄然不见,当年好战尚武的精神也早已被闲散懒惰所取代。"干净的痛苦一定会沉淀,沉淀成悠闲。
悠闲是痛苦的补偿,痛苦是悠闲的衬垫。"现在的希腊再也承受不起古文化复兴之重。希腊的悲剧在于别人可以借着它远年的辉煌而复兴,而它自己却一直没有复兴起来。
其实人类和古迹会遇到双向的悲怆:人类因无所敬仰而浅薄,古迹则因身后空虚而孤单。埃及文明恰恰如此,无法解读是它的悲剧。
象形文字的奥秘,金字塔的神秘,门龙石像的哭泣,在岁月和历史的蚕食下,都已深深成谜,让人几欲求之却求之不得。所以说来,埃及文明的悲剧在于,一开始就缺少明澈的理性,沉醉于自负的神秘。世间有太多的不平事,有的国家,你永远需要仰望,而有的国家,你只能永远同情。
有些事情开始时可能各有是非,但时间一长已烟雾茫茫,这个时候,记性太好,就很是碍事。譬如巴以,他们都应该多点遗忘,那样这个世界上就会少一些战争与杀戮,多一些和平与友善。这种文明的悲剧在于,它崇高而充满忧伤,坚韧而缺少空间。
而两河文明的悲剧在于,缺少深厚的人文基座,精神单薄。底格里斯河千载如一,无声流淌,而人类生态的最根本部位其实也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古巴比伦却徒留一屋的空缺,一屋的悲怆与一屋的遗忘。距中国最近,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当属印度文明了。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人本应对佛教有虔诚的信仰,但若一直停留在原地不加前进的信仰却令人心惊了。河流本是文明的发源地,是生命之源,印度人一直相信恒河是他们的母亲河,视之为命,他们神化了恒河,并且他们的生活起居都用恒河水,久而久之,污秽不堪直到令人心颤。因而印度恒河文明的衰落在于对宗教的迷误。
再繁荣的古城,再伟大的文明,比之于韶华流逝岁月沧桑长幼对视生死交错,都成了过往。与这样曾灿烂一时的文明古国相比,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尤为旺盛。中华文明中,先秦诸子学说虽观点各异,但共同反对封闭深涩,后来,无论魏晋还是唐宋,文化信息的传播都畅通九州,即使是明清,诗文**也像春风一般覆盖大江南北,很少阻碍。
其实本质上,文化以沟通为胜业,文化以传播为命脉,正因掌握了这条命脉,中华文明虽经历过多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却依旧熠熠生辉。文明的传统那样脆弱,大家似乎成了另一种人,再也回不去,千年后的我们回首千年前的文明,无限感慨,有时虽说该来的来,该去的去,随缘而过,随缘而息,可文明太不容易,我们真应好好珍惜。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 是余秋雨在十年走遍神州大地,探访中华文化,著成 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之后,将眼光转向世界,不顾困难与巨大危险,随香港凤凰卫视的 千禧之旅 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考察全人类最重要的文化遗址 时写下的日记随笔集。每篇不过两三页,因为 对这种特殊的 写作状态 分外珍惜,舍不得多加改动 所以 写法...
千年一叹读后感
我常常在一个人的时候,坐在窗边看看书,偷得浮生半生闲。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便就这样度过了一下午的时间,而身上的每一处都还存留着暖暖的阳光,这样,便十分满足。看 千年一叹 我很喜欢跟着余秋雨先生去探寻那些失落的古文明,听余秋雨先生讲述着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程,和他一起感受着千年历史所留下的厚...
《千年一叹》读后感
千年一叹 这本书确切来说是一本日记。它记录了作者余秋雨在前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 千禧之旅 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余秋雨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的豫园非常精炼,读起来流畅 优雅,但贴近生活,思维新颖。他能把新的想法用最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而且总能被人接受。他曾说过 写书最大的困难不在立论之勇,不再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