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后感-读后感大全。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吗?
百年前,尼尔波兹曼曾经振聋发聩地指出,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事实证明,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人清醒的警示。
从古从古至今,交流的媒介从口语转向印刷的文字,后工业时代来临,电视与互联网成为交流的重心,事实上,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每一种媒介和语言一样,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每一种媒介对文化的影响都是不同的,比如说口语与与印刷体的文字的区别,口语转瞬即逝,而印刷体下的文字将会永远保留,被保留下的文字不是思想的终点,而是起点,它跨越了时空,后人会对这些文字进行批评、讨论,从而使印刷体下的文字作品,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正如我们常引用的名人警句与至理格言常以文字来记录,引用没有被记录仅为口述的真理常常不被认可,这与真理本身并无关系,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传播真理的媒介,在大众看来,印刷下的文字代表着严谨客观与理性,它塑造了一个趋向真实的世界;而口语则更趋向随意,过于简单主观。这正如尼尔波兹曼所提出的观点,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的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
”媒介对文化的影响只是冰山一角,正如真理一样,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而仅仅是他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譬如常有人说某人智商为100,换言之,我们的脑部是1数字吗?事实上,人类的大脑与数学上精密的数字无关,只是将智商的高低以数字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隐喻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影响巨大,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重塑了世界。百年以来,工业文明迅速席卷全球,电视作为工业文明的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印刷时代中,报纸、电报、书籍是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媒介,**剧中卖报的小童更是屡见不鲜,而现在,电视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我们获得的信息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在印刷时代的的交流以严谨底线理性为主要底色,而在电视时代,则转向了“形象”与“娱乐”,五花八门的节目任人挑选,画风精致的画面配上朗朗上口的口号成为广告,使人应接不暇。
电视上我们更关心的不是真实的信息,获得什么启示,更吸引我们的是妆容精致的外表与幽默而不失风趣的谈吐,而电视中的公众人物也在潜意识中愈发取悦观众,电视的目的是娱乐,而当一切都为娱乐与收视率服务时,人们也在丧人大思考的主动性,当一时的快乐与感官上的刺激,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不得不说,这无疑是一种慢性毒药,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何发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上述尼尔波兹曼的忧虑在互联网时代愈发明显,如果电视上信息是泛滥,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则变得愈发良莠不齐与没有边际,正如“眼见为实”作为一条认识论的公理,从来都享有重要地位,但“话说为实”“阅读为实”“计算为实”“推理为实”“感觉为实”的重要性,随着文化中媒介的变化,也在跌宕起伏。互联网时代,自**兴起,人人都可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中,言论自由似乎被无限的放大,哗2众取宠与吸人眼球才能成为主流,大家或许并不在乎事情的真相,只在乎自己眼中的事实。仿佛所有人都站在正义的一方,其实并没有人思考这件事情的另一面,网络暴力无处不在,正如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在**的漩涡中,键盘侠又给当事人带来了多少伤害?无人在乎。当感性冲破理性,无视法律与制度,打着正义的幌子,并且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谩骂,对站在**中心中的人都是一种残忍的凌迟。
多少自**是真正用心写文章,“成功论”与学历焦虑比比皆是,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曾记得有位教授指出上99%的信息都是假的,漏洞百出,但相信上所谓的医生,结果因此丧命的更是让人愤怒。信息也许就失去原有的功能,当真实被谎言所掩盖,欲望与自由被无限的放大,我们正是在无边界的放纵中失去了自我,这不可谓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当娱乐真真切切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比如抖音,、快手等短**app在广大中国的流行,**短小,搞笑的段子应有尽有,这种不耗费任何金钱的快乐特别容易使人沉迷其中,更让人愈发无法自拔,甚至还有不少小学生梦想是当网红,认为不用学习,当网红是非常酷的行为。当娱乐成为主流,我们也正在丧失思考的能力。娱乐并不会真的让我们死亡,而仅仅是娱乐填满我们的整个生活,逐渐改变我们的思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尼尔波兹曼曾说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我们读书、看电视或看手表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大脑如何被这些行为所左右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思考一下书、电视或手表对于我们3认识世界有怎样的影响了。当我们坐在公交车上或是地铁上,又或者是我们在和朋友去吃饭时,大家最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是什么?
是低头玩手机。手机在带给我们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愈加遥远。网络上有一个很搞笑的段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沉迷手机而无法自拔,手机本身并不是恶魔,更不是我们的敌人,使手机成为我们阶级敌人的是我们本身的惰性,手机中无处不在的快餐文化正在侵蚀我们本身,换言之,科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生活的便利,更隐藏着巨大的精神隐患。但是,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本身是为了推动时代的发展,我认为将现代人的焦虑与放纵全部推卸给手机以及高科技电子产品,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曾经在一段时间疯狂迷恋**与b站,但这些互联网下的快餐产品如果过度沉迷其中,就会使人逐渐变得空虚,精神上的空虚与无聊代替了学习与思考。上网冲浪,无疑是在娱乐自我,而且是非常容易的事,只要给我们一部手机,有研究表明,百年前,英国伦敦的公交车上的绅士大多人手一份报纸,用作消遣并打发时间。而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逐渐代替了报纸,手机也只不过是我们用的消遣的工具。
只不过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当源源不断的同类事物,不断被推送后,手机就逐渐奴役了我们。再看五分钟,其实是一个谎言,我们内心早已被手机中的世界所控制,并且我们认为理所当然,我曾经的一位物理老曾说电视看多了,脑子会变笨的。我以前不以为然,但实际上过度了,娱乐就像一只麻醉剂,如果想要让想要让一个孩子废掉,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
尼尔波兹曼曾认为,教育的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4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必然有各种约束的介入,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个人的兴趣要让我位于集体利益,在他们看来,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而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自由并不是靠关掉电视与手机得来的,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大部分都离不开手机,手机与电视带给我们很多快乐。即使没有手机与电视,我们也会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信息,并打发时间。正如娱乐至死,并不是真的世界灭亡。
现在人人口中的娱乐至死,也是对我们过度放纵自己的一种批评。当一个人不再学习,不再思考,仅仅通过娱乐来填充时间的全部,他已经默默地被时代所淘汰了。
理性的看待我们的世界,理性的面对愈发娱乐的世界,如何走出用娱乐来掩盖年轻人自身所带有的焦虑,这是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正如尼尔 波兹曼在一再重申的那样,媒介即信息 媒介即隐喻 媒介决定了我们的认识论。印刷术的发明让书面文字成为了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载体,于此同时,人们的思考习惯和逻辑方式也被书面文字所改造 在这之前大多数平民仍生活在以口头表达为主的社会 具有了书面文字的线性思维逻辑和连贯性...
娱乐至死读后感心得体会2019字
波兹曼认为 媒介即隐喻 摄影术和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的严肃性被消解,电视将新闻的内涵外延至超越时空和脱离个体的一切事物,使新闻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并伴有大众泛娱乐文化的副产品 即所有的内容都被电视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媒介使人们逐渐告别 阐释年代 最终拉开了娱...
读后感 边城读后感2019字
边城读后感。本期 瞰名著 的嘉宾是来自高三一班的陈子言同学。带来了他对 边城 茶峒中那孤单少女的认识。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的人每个日子都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 人事 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活的,各人自然也一定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