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经济篇》读后感范文。
在“知乎”曾经有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写了一篇自己看完《瓦尔登湖》后、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了几个月“瓦尔登湖”式生活的经历:
首先—努力工作同时省吃俭用,准备了几个月不用工作也能生存的金钱;
其次—在城郊结合部住了一个非常廉价的房子,开始自己“瓦尔登湖”的生活;
然后—在享受了家庭睡觉睡到自然醒、不用赶着时间打卡上班的日子后,感到无事可做的空虚,于是把自己喜欢的武侠**看个遍……
接着—接着就感觉空虚、寂寞、无聊,每天无所事事的看看老年人打牌、沿街小店、小摊逛来逛去……
最后—最后自然就是灰溜溜又回到他曾经逃离的—文明社会,并且要更加努力—考研究生。
这篇文章的结尾我记得是这样的:
说他回到曾经的学校,准备复习考研,在宿舍里上铺的一个学弟在聚精会神的看一本书,他问这位学弟看的什么书,学弟告诉他:看的是《瓦尔登湖》。然后他开心地笑了起来……
那种笑似乎笑这个学弟和自己过去幼稚一样。
看到这里,我也笑了,为这种所谓东施效颦式的“瓦尔登湖”生活笑了,我想:梭罗要是看到了也会笑了,因为这根本就完全不是一样的生活;
梭罗走进森林,不是为了逃避如今的文明生活,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梭罗二年多的森林生活不是让自己变得更懒,而是让自己变得闲适,梭罗在森林里并没有感到空虚、寂寞、无聊,相反梭罗在这二年多的森林生活却是比在人群中的生活更加丰富、丰富、精彩……
至于“那些获得了垂涎已久的悠闲和休息,成心逃避必要的人生劳动的人,得到的只不过是可耻和无益的悠闲,而使悠闲结成硕果的经历,他却没有学到。”
而我们这位年轻人纯粹是为了“逃避必要的人生劳动”,得到了令人“垂涎已久的悠闲和休息”又没有“使悠闲结成硕果的经历”,自然会觉得空虚、寂寞、无聊、度日如年,最后灰溜溜的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所以,我疑心这位年轻人到底有没有把《瓦尔登湖》这本书读完,而是和我上一篇文章里那位教授一样,只是自以为是的读懂了这本书。
再往大一点说:今天国人的“悠闲和休息”可以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就像今天普通人的生活程度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好一样,但国人有了这么多的“悠闲和休息”而能“结成硕果”的又有几个?是不是相反,反而觉得更加地无聊、寂寞、纠结、不知所措……
而《瓦尔登湖》这本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过“垂涎已久的悠闲和休息结成硕果”的一本书。
成功的生活不一定等于你自己的生活。
什么是成功的生活或者说什么是当下人眼里成功的生活?
开豪车、住豪宅、美女相伴、掌声鲜花闪光灯……这是不是一种成功生活,是!但“人们称赞并视为成功的那种生活,其实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我们为什么要夸大一种生活,而去贬低别的生活呢?”
因为“从一个圆心向外可以画出多少半径,就有多少生活之道”。
我们不需要采用、模拟别人的生活方式,包括梭罗的生活方式。正如梭罗在书里所言:“我倒不希望任何人采用我的生活方式,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因为还没等他学到我的生活方式,可能我又为自己找到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现代许多人追求所谓流行、时髦、成功生活累的原因所在,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瞬息万变的呀)。
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越不一样越好;但思维希望每个人都能小心翼翼、找出并追求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他父亲、母亲、或邻居的生活方式……”
所以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告诉我们的不是要我们去东施效颦他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我们要英勇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
经济篇《瓦尔登湖》读后感
经济篇 瓦尔登湖 读后感。经济篇 瓦尔登湖 读后感 一 和一个教授的对话。记得有一次在一个讲座上,我恭敬的问台上的教授 您是怎么看待梭罗写的 瓦尔登湖 里的 几百万人清醒的可以从事体力劳动,但一百万人中只有一个人清醒地从事体力劳动,一亿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过得诗意而神圣,清醒才是活着 这位教授可能因为我...
瓦尔登湖读后感《瓦尔登湖》读后感
瓦尔登湖读后感 瓦尔登湖 读后感。瓦尔登湖 读后感一 梭罗的 瓦尔登湖 以春 夏 秋 冬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进行经济实验的始末,留给我无尽的想象与羡慕。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 人可以活得很简单,很从容,不必为了那物质财富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 的道理。作者在 瓦尔登湖 中以瓦尔登...
《瓦尔登湖》读后感《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瓦尔登湖 读后感 瓦尔登湖 读书笔记五篇。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自己建立房子,自食其力,大自然的风光,他在这儿所思所想,就成为 瓦尔登湖 这本书。关于 瓦尔登湖 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瓦尔登湖 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读 瓦尔登湖 有感 1 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这是梭罗给我的启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