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

发布 2023-08-22 00:37:54 阅读 7243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是肖川教授继《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之后推出的又一本教育随笔集。肖川教授的书是为教师写的。本书力图反映教师的需要与趣味。

为教师写作,和教师一道分享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对教育的感悟和理解,是作者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旨趣与追求。

书中的一文《用心培育一个读书的民族》让我深有同感。"我对国人的不读书,有着切肤之感:我们很多人对书籍没有兴趣,对精神生活没有兴趣,我发现很多人离开学校以后就几乎与书籍绝缘了。

当我们走进许多家庭,就不难发现,什么高档电器都有,唯独没有几本书。"他分析了国人不读书的四大原因,其中第三点原因:"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没有成功地从小培养起人们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理智的好奇心。

应试教育的泛滥使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变得十分狭小,并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功利取向。"这个观点引发了我这个身为教育者之一的普通教师的深刻反思,尤其是我们职业学校的教育,在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试看我们的学生,他们在空余时间都干些什么?

调查显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上网;二是看电视;三是追星。其中,绝大部分学生的最爱是上网。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应用已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尤其巨大。在游戏室、网吧等一些娱乐场所,都可见一些未成年的中学生的身影,用家庭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听流行歌曲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很少有学生上网是为了看书。

我曾经在课堂中问过学生一个问题:"每学期都去过书店或买过一本书的同学有多少?"结果是六个班的学生举手的总数不超过20个,且有不少学生回答说:

"我上职高以后从来不去书店的。"可见我们的中职生进行阅读的时间是少之又少。那么,我们教师和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内在需要。

学校要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明代于谦所说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

"当学生能够认识到,读书可以使精神充实,可以使人远离蒙昧和低俗,可以提升生命的质量,使人觉悟到人之为人的根本,那么他们就会终身与书籍为伴。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读后感

读了朱永新先生的 教育的使命 我受益匪浅。使命,多有分量的词语!作为一名教师 教育工作者 这一称号赋予我的是怎样的使命?朱永新教授说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的教育是轻薄的。从事教育这么多年,虽兢兢业业但却未能理解教育的真谛,朱永新先生给了我 教育生命的意义,体味做教师的幸福。一 筛选 教...

《管理 使命 责任 实务》的读后感

管理 使命 责任 实务 的读后感。关于责任的理解。德鲁克认为 使各种机构有所成就的是管理者和管理。负责的管理是代替 的惟一选择和保护我们免受 的惟一途径。管理 使命 责任 实务 关于责任的理解。德鲁克认为 使各种机构有所成就的是管理者和管理。负责的管理是代替 的惟一选择和保护我们免受 的惟一途径。可...

教师关于《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教师关于 教育的使命 读后感。书中自有 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体现了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闲暇之余更应该多读几本好书,修心养性 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这次捧读朱永新先生的 教育的使命 感益良多,分享如下。使命,多有分量的词语!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工作者 这一称号赋予我的是怎样的使命?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