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恶》和《劝学》篇读后感

发布 2023-08-20 14:26:54 阅读 6179

荀子《性恶》和《劝学》篇读后感。

说道荀子,最先想起的就是《劝学》篇,这是《荀子》书第一篇就开宗明义论述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成为“君子”,而社会国家也只有靠具有君子道德的人来治理,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实际上,这些思想都离不开他基于“人性恶”的判断。人性问题,是先秦诸子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因为它是其他有关人和人类社会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荀子为什么会得出“人性恶”的论断呢?也许这与他说出的战国末年的社会现实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圣王不作,礼崩乐坏的时期,也是一个社会失控、秩序混乱的局面愈演愈烈的时期。

跟前代相比,这代人所受控制较少,行动有相对的自由,因此有较多的选择来实现个人内在需求。但无序和制度失控的环境,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对社会群体的总体影响也未必完全是正面的。强凌弱,众暴寡,争城以战,也就是这种失控状态中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

这就是荀子所说的:“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顺之人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说人性恶,目的还是要人们改善从善,接受儒家的仁义道德,努力成为儒家所要求的君子。

而使道德从善的最好方式就是学习。他认为只有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和道德实践,才能使人性走向“善”。

荀子认为学习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学习可以“化性起伪”,可以把人变成“君子”或“圣人”。在《劝学》篇中,荀子全面阐发了他对于学习重要性,学习的内容、方法、途径、态度以及学习的最终目的等等问题的看法。例如,荀子认为学习不仅可以改变人性还可以改变人生。

因为任何动物不同,动物主要靠与生俱来的本能生存,这也就是荀子所说的“君子善假于物”。个人只有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才能获得这个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关于社会本身的知识以及社会生存的技能;而只有个人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这个社会的一系列办事规则和行为规范,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从而从这个社会获得地位与声誉。另外,荀子在学习方法上特别强调“积累”和“专一”。

所谓“积累”就是要锲而不舍、持续不断地努力;所为“专一”就是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坚定的目标,专心致志,反对漫无边际地旁骛。荀子还特别重视所谓“师法”,也就是学术传统的继承和延续。从今人的眼光来看,荀子所说的“学”其内容主要局限于儒家的诗书礼乐、仁义道德,其最终目的在于使人们成为“君子”和“圣人”,虽然与今天所理解的包括各种科学知识在内的学习不同,但对今人的教育却十分重要,因为目前的教育正忽视了对学生德性和人格的培养。

只有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治理国家,使社会更加有序稳定。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篇一 荀子 劝学 篇读后感荀子 劝学 篇读后感。温 劝学 知新最近工作之余重读了许多旧时喜欢的古文,其中有欲远离案牍寄情田园的 有身处江湖之远仍心忧天下的 有描风绘雨借以悲秋的 但最贴近目前工作生活,令我感触颇深的莫过于荀子的 劝学 篇。从中,我深刻感受到要做好公安工作离不开善假于物 学习和持恒。荀...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篇一 荀子 劝学 篇读后感。荀子 劝学 篇读后感。温 劝学 知新最近工作之余重读了许多旧时喜欢的古文,其中有欲远离案牍寄情田园的 有身处江湖之远仍心忧天下的 有描风绘雨借以悲秋的但最贴近目前工作生活,令我感触颇深的莫过于荀子的 劝学 篇。从中,我深刻感受到要做好公安工作离不开善假于物 学习和持恒。荀...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

篇一 荀子 劝学 篇读后感。荀子 劝学 篇读后感。温 劝学 知新最近工作之余重读了许多旧时喜欢的古文,其中有欲远离案牍寄情田园的 有身处江湖之远仍心忧天下的 有描风绘雨借以悲秋的 但最贴近目前工作生活,令我感触颇深的莫过于荀子的 劝学 篇。从中,我深刻感受到要做好公安工作离不开善假于物 学习和持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