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差不多用了两周的时间读完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曾记得某一时间这本书非常火,大约是在我大学毕业那一年,在新华书店、新知图书城的畅销书架上、推荐阅读的书架上,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总之你一进书店就能看到这本书。记忆中那段时间于丹的书也特别火,因为《百家讲坛》,似乎所有国人对中国文化都无比自豪、骄傲,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一下子全部都找回来了,当时刮起了“国学风”。所以但凡带有“文化”字眼的书都很流行,尤其是“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以于丹为代表的高校教师、知名学者,大学生和寻常百姓大家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比以往多很多的关注,大家都在呼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大家又在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心中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虽然那些都是大师们,但是我并不迷信他们,因为我觉得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也不是几个大师能够说得清楚的,他们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我也不觉得身边的人都在国学热了,自己不“热”一把,就落后了,就显得不爱国了。我反而对我们的中华文化充满了自信,中华文化浩如烟海,那么多的文学作品、那么多的大诗人,那么多的历史文化,怎么可能“热”一下就能够读完,“热”一下就能够弄懂的。我觉得要慢慢读,要慢慢研究,细细品,才是真的热爱国学。
研究国学不能心热,要心静,不能浮躁,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当我看到带有“文化”的书籍,并没有那么心热。看到《文化苦旅》也没有心动,一看书名还以为大概是艰涩难懂的书,一定是大偏的理论讲述什么是中国文化,所以,当时对于这本书是没有兴致的。
所以在国学最热的时候,我反而是选了**作家张恨水的**《落霞孤鹜》。只因为作者的名字好听,书名也好听,书的封面也好看。说来不怕大家笑话,我买书的时候真不知道原来张恨水就是写《金粉世家》的那个,我只知道,他和张爱玲都处于**时期,都是当时的当红作家。
到了工作后,因为在乡镇上,也比较清苦,回不了城,只能在乡下。晚饭后我们三两个同事都喜欢邀约去散步,就在散步的时候,大家聊起了最近在读的书,一个喜爱读书,也读过很多书的同事像我推荐了《文化苦旅》,她也只是很肯定的跟我说好看,没有太多的描述,所以还是没有引起我的兴趣。在后来也不时的会在网络上看到推荐阅读的书里都有这本书,直到最近,自己也不记得因为什么原因就开始读起了这本书。
一读,才发现,那么好的一本书,我怎么现在才读。原来它一点也不枯燥,还很有趣,也有哲理和意义,不像读**读完了就读完了,只是读了一个故事,似乎没有什么心灵的碰撞和思考,没有什么收获,所以我一般都不喜欢读**,读**还不如看电视精彩。我是通过电脑**pdf和微信阅读这两种方式来阅读的。
这两种阅读方式都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勾画重点,并保存,很方便,也可以永久查询自己标注的地方。有的读书读的很认真的还会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我也会这么做,但还是觉得写字太慢了。而且当你读到精彩的就会一直想往下阅读,要停下来摘抄的话,会打断自己的思绪。
所以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也是有好处的。而且在读完之后,我决定尝试着写点读后感,也看过现在一些很好的微信***阅读量很高的作者,自己就坦言,没有谁天生会写作,很多都是兼职写作,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都有自己的工作,但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还多了一份兼职。她们起初写的时候,也很糟糕,虽然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并不代表自己就能写出好的作品,都是每天早起半个小时,不断的写、不断的阅读,写出的文章才被采用的。
我并不是想学她们要增加一项副业,只是有时间,自己也可以尝试这么做,毕竟自己读完了一本书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尝试着从写读后感开始,或许某一天自己也意外的发展出了写作才能,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所以,我决定以后只要读完一本书,或者一个章节都写一篇读后感,慢慢的培养自己的写作水平。
读道士塔、莫高窟这两篇,才知道原来我们中国有那么多的珍贵文物,但是都被掠夺了,越读越痛恨当时的那些**,那些迂腐的人,那些**贼,痛骂和质问他们为什么不能保护好我们国家这些珍贵的文物?读都江堰又惊叹李冰的水利治理才能,也想到四川去看一看,这几千年来造福人民的伟大工程,这才是真正的民心工程、质量工程。读苏东坡和李冰都很感动,感谢有他们这样真正为民谋福祉的好**,也很惊讶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颠倒是非黑白的事情,有那么多的冤屈,正如作者所言: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习惯性地掩护着诽谤者,使人们目睹大量志士仁人的血迹而不知道“谗夫”们的名字。佛家所言的好人好报完全是假的,历史的真相就是恶人当道,好人被**。幸好历史不总是这样,总有一些仁人志士,总有正直、刚正不阿的人可以站出来,可是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了。
读杭州宣言才知道原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靠治理出来的,对西域,对新疆也有了新的认识。总之书很精彩,是那种可以多读几遍的好书。只怪我实在文笔太差,也无法描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了。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 读后感。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都落在这山重水复 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一二个有悟性的文...
文化苦旅读后感
我相信作者在写这一篇篇文章的时候必然不会带着愉悦的心情,而是怀着沉重的情感。文化和历史的探求,总是有着不太为人知的沉痛与伤感。在我读这本书时,便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道士塔,我想讲的不仅仅是中国封建末年文人文化人格的落寞,那个屈辱 凄惨 苍凉的年代,血液正从这个古老的国度庞大的身躯滴下来。这便是...
文化苦旅读后感
用了周末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新版的 文化苦旅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这本书正在全国范围内畅销被普遍阅读的的时候,我也大致看过,应该是没仔细看,因为现在想来都没留下什么记忆。这次在书店,看到了新版只读了几页便迫不急待的买回来了。一个文化人,饱读诗书,有丰富的阅历,在走遍中国的名山大川后,对一些地方或事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