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

发布 2023-07-26 14:58:32 阅读 4105

《文化苦旅》读后感。

历史更迭、文化演进,新旧交替的事,总是以严肃又谨慎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似乎,这注定就是一个考验谈话者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的话题。直到读了这篇文章,我才意识到,要把一个完整的观点讲完,且是用易懂的方式,一个美丽的故事,足矣。

寺庙》,表达了余秋雨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关系的观点,不过别担心,这里并非充斥着晦涩的术语,将心怀好奇的敲门人恐吓在外,相反,不经心瞄一眼,满纸尽是晨钟暮鼓和尚老妇的清新字句。

再认真地读读,会发现文中开头已经对于传统现代的区分给出多次暗示。坐落西边的山庙,似日落西山的传统;而建在东边的学习,则代表着现代,如旭日初升。一开始,这种传统和现代的矛盾是刺目而略尖刻的,制造出矛盾的一方是现代:

女教师们对寺庙和信佛老妇的排斥、对和尚惜生护生却伤害植物的不屑,dou隐隐透露着一点对古板传统的嫌弃,对落后传统的责怪。

当然,如果只是站在那个时代,一味粗暴地指责传统,文章也大大减色了。

看似已经走向尽头的传统,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依然保有难以撼动的影响力。不是因为人们不思进取,向腐朽堕落,而是正如文中所说,山庙里传来的诵经声,那音调,能把四周的田野稳稳罩住。山庙,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无声的守护者,连山匪见了庙里的和尚,也不敢造次。

山庙所代表的传统,总是暗暗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是人们的精神寄托。

传统和现代各具特色,看似彼此分离,但是各取其长才是归途。因此,接下来的两件事:和尚的诵经声驱使土匪转性、老师们认为精通现代教育的李叔同出家,这渐渐地转变了老师们对寺庙的看法,也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握手言和。

而到文章的结尾,老师在经历了对传统的看法转变后,说了一句:好了,佛在说,动身吧。则成为这种文化间交流的高潮底蕴深厚的传统推动了现代的前进。

在泛黄的书页上,这是一个美丽的哲理故事,但作为一个立足于中华民族崭新时代的人,我不能不为这篇文章的远见折服。放眼现实,在曾经落人一等的时代,我们有过对现代文化的狂热追求和对外来文化的崇拜。但当昔日的青瓦红墙被钢筋水泥替代、当千篇一律的电脑字体取代龙飞凤舞的手写书法我们从盲目改变的浪潮中冷静下来、从扎根千年的泥土中拔根而出,无所适从的迷茫又令我们疑惑不已。

最后我们提出:文化自信。

我们将现代电子音像技术和传统民间故事结合,于是有了《大圣归来》《哪吒:魔童转世》的国漫崛起;我们将现代**和传统国宝结合,于是有了《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国宝热;我们将现代先进的制衣技术和传统汉民族服饰结合,于是我们有了汉服复兴,而那些跳动于街头巷尾的绚丽的颜色和舒适的面料,是在过去极少有甚至没有的。

在这个因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交融的节点,我们才终于切身感受到了1+1>2的惊喜与美好。这时我们若想回头,看看一路我们如何走来,像那些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一样好奇文化的演进,别忘了翻一翻这个美丽的故事它其实早就将这一切演绎过。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 读后感。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都落在这山重水复 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一二个有悟性的文...

文化苦旅读后感

我相信作者在写这一篇篇文章的时候必然不会带着愉悦的心情,而是怀着沉重的情感。文化和历史的探求,总是有着不太为人知的沉痛与伤感。在我读这本书时,便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道士塔,我想讲的不仅仅是中国封建末年文人文化人格的落寞,那个屈辱 凄惨 苍凉的年代,血液正从这个古老的国度庞大的身躯滴下来。这便是...

文化苦旅读后感

用了周末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新版的 文化苦旅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这本书正在全国范围内畅销被普遍阅读的的时候,我也大致看过,应该是没仔细看,因为现在想来都没留下什么记忆。这次在书店,看到了新版只读了几页便迫不急待的买回来了。一个文化人,饱读诗书,有丰富的阅历,在走遍中国的名山大川后,对一些地方或事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