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七年考研经历

发布 2023-06-24 02:25:28 阅读 9941

09年7月,又萌了考研的念头。可是考**,考什么专业,这时都有了新思考。我那时深感自我的丧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我是满族人,可是能够让我确信自己是满族人的标签是什么呢?我尝试自学满语,可是面对那些熟悉而陌生的字母,我深感无力。我的灵魂与满族先人隔离开了。

满族人已经丧失了或正在丧失属于自己的文化标签。可是中国文化何尝不是面临同样的困境呢?在快速西化的当下,我们身上还有多少专属于中国人的精气神呢?

在这种苦闷的状态中,我走进了现代文学,走近新文化运动,想从中梳理出一点线索,以解决自身的困惑。因此在决定考研时,我选定现代文学专业。

我那时对现代文学的理解是:仰承古代、俯视当代,迎接国外。我过去所阅读的古代作品与西方作品,对于学好现代文学是有帮助的,不算走了弯路。

至于选择学校,那时接触的与现代文学相关的学术著作,都与北大有关,于是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

10年第二次考研,失败了!虽然失败,却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因为专业课的成绩还不错,复习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也不难解决。主要是作品阅读量不够,学术著作读的也不多。

因此在2023年9月以前,我将时间和精力主要用来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和相关的学术著作。

我那时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为参考,凡是独占一章的重要作家,至少阅读五部作品。其他作家的代表作,在书中用到半页篇幅介绍的,都要尽力找来阅读。以及书中注释部分提到的文章,也时刻留意。

所幸学校图书馆藏书毕竟丰富,大部分作家作品都可以找到。即便找不到的,也可以从网上阅读。可惜时间有限,我没有实现这一目标。

如蒋光慈、李劼人、萧军、胡风、路翎等作家的作品,我到现在也没有阅读呢。我希望考研成功以后,利用开学前的近半年时间,将这缺憾弥补上。

学术著作,我阅读的主要是北京地区学者的作品,其中以北大教授居多。阅读速度大约是每周一本,厚一点的文学史,大约要读两周。其中有几本作品,读得非常辛苦,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一本是温儒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虽然我主要阅读了现代文学部分,但是其中谈及大量学术著作,我并不了解。因此在学习这本书的同时,也尽量找来相关的作品读一读,是很有益处的。

这本书我前后大约读了一个半月,但在读完此书的同时,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等作品,我也大致的翻看了。对于现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也粗略的了解了。

一本是杨义的《中国现代**史》。我读本科时就接触过杨义先生的著作,但那时以为他是研究古典文学的专家,没想到现代文学才是他学术生涯的起点。他的这套书,我读得非常辛苦,厚厚三大册,大约用了两个月才读完。

读完以后,长吁口气,只觉得前后心疼。读书是个体力活。不过,杨义先生以十年心血完成的这部著作,我即便再多用一点时间阅读,也是值得的。

于是我又找出之前读过的《20世纪中国**与文化》《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 ,用一周快速扫读一遍,当时觉得,中国现代文学的**部分,基本掌握了。

还有吴福辉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给我的震撼极大。这本书配有的大量插图,以及每隔几节附有的记录文学大事的图表,都给我以惊喜。好多抽象的知识点,因此而具体的深化了。

这本书从上海望平街开始叙述现代文学史,每一章节的标题不再出现作家的名字,这都令我觉得新奇而有趣。即便我不读现代文学专业,这也会是我愿意一读再读的书。这本书也激发了我的学术理想,我希望在有生之年,独立完成一部自己满意的文学史。

吴福辉先生在他七十大寿时完成了这部著作,我还有40年的时间去准备,去努力。

11年的第三次考研,又以失败告终。这一次给我的打击很大。整个三月都一蹶不振。

在别人面前还要显得无所谓。这时支教工作也将结束。学校生源逐年减少,教师超编,留校不大可能。

服从分配,将会调离教师的岗位,这是我不愿意的。何去何从,一时又陷入迷惘。这时也反省考研失败的原因。

专业课上耗用太多的时间,对政治英语不够重视。专业课的基本素养也有欠缺,虽然读了一些作品和学术著作,但对中国现代史不够了解。这严重制约了我对现代文学的深入理解。

因此我从网上**了史景迁、费正清、徐中约等人的著作。这一时期,几乎没有再接触现代文学作品,而是读了一些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

2023年7月,支教生涯结束。我很不甘心的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在笔记的扉页写着:

不要笑我两手空空,今天踏上了失败的归程;总有一天我要回来的,我要拥抱你,北京!我原以为会在家乡中学代课,一面教学,一面备考。可是到了10月,仍不能落实。

秋收以后,我绝了教学的念头,用积蓄买了几头绵羊,在家一边放羊,一边备考。至于考**,这时却动摇了。我的理想是从事教育。

既然如此,何必执着于北大?北京师范大学才是实至名归的选择。我绕了一段弯路,又来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只是不再报考古代文学,而是现代文学了。

在家全力冲刺一百多天,第四次考研仍得个失败的结果。心情极度沮丧。孔乙己、陈式成、范进等一系列形象似乎都与我发生联系了。

有的朋友也如此看我,认为我是新时期中国应试教育制度的牺牲品,是典型。如果我因这接连的失败而自杀,就可以成为绝好的创作素材,可以帮助某个作家成名了。

我不去理会他们的说法,也不在乎乡亲父老的各种关心。我只是继续学习,我要继续考。这也全赖父母的支持与理解,因为我即便不考,日子也会一天一天的过,全当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了。

我生于斯,长于斯,离别多年,又回到这片黑土地上学习了,虽然会时常觉得孤独,但偶尔也有充实的感觉。每天上午学习,学得累了,就赶羊群去草甸上,慢悠悠的过几个小时,回来后继续学习。一晃又是一年。

这一次备考,我几乎没有再读与考研无关的书。去年三月读《源氏物语》和《神曲》以打发苦闷,后来准备再考时,就将这两本书放在一边了。直到这第五次考研结束,才在年前读完《神曲》,《源氏物语》则留待复试以后阅读了。

我现在觉得,要想研究鲁迅与周作人,也要了解日本文学。复试结束后,我也将多读日本文学,补上这一课。

我从06年9月开始,就准备考研,至今已快七年了。当年与我一同奋斗的战友,有几位如今在准备博士**答辩。前几日读汪晖的《反抗绝望:

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汪晖完成这部博士**时,正是我现在的年龄,也是现在这个月份。

我的考研经历心得与经验

我的考研经历心得与经验分享。我的考研经历心得与经验分享。一天晚上舍友回来看到我在宿舍问我为什么没出去上自习我说 没有找到位子去和考研的人抢位子有得不道德 虽然大二时就决定要考研然而我真正开始准备是在大三结束之后。面对还只剩三个月的时间心中不免有些恐慌与焦虑。但是这是自己选择的一旦决定了的就一定要坚持...

我的考研经历 经验之谈

自从上高中以来到大学毕业,我的求学路上一直就充满了坎坷。我就读的是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学习环境下竞争有多么激烈,但我一直对自己都是充满了信心。虽然读书很艰苦,可我。的成绩还是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付出了这么多,我想应该有所收获,然而98年的那次高考把我完全击跨了,我只考上了当地一所三流...

七年级我的悦读经历征文

读书能陶冶情操,也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在书里,我们能发现有趣的,好玩的,伤心的,美好的,生动的一系列故事。所以我们要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是一条与书中伙伴的友谊桥,通过读书,我结识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正直刚烈,英勇无畏的武松,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弱不禁风的林黛玉。书中有我敬爱的老师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