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5月9日上午,**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德刚教授以改革30年中国的观念变革为题接受了人民网的采访,他认为我国在思想观念方面取得的进步,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一直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地位十分重要。可是,在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却存在着许多的偏差,主要问题是教条主义。过去我们通常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每个论断,甚至每句话都是真理,受教条主义影响很深,这种“凡是论”的思想严重束缚着我们的头脑。
改革开放以来,***和我们党引导我们逐渐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主要是通过三个环节实现的:
第一,***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层次性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他们是不是同等重要呢?***多年来一直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和基本点。按照这样一个论述,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区分为两个层次或者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精髓,根本点和基本点,另一部分就是非精髓、非根本点和非基本点。我们要着重掌握它的精髓、根本点和基本点,不要过于看重那些具体结论、个别论断和个别词句。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至少区分为两个层次。
类似的话,***讲过很多。比如他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我理解这句话可以这样解释,马克思主义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管用的,一部分是不管用的。
说马克思主义有不管用的部分,有些同志觉得可能不一定太顺耳,实际上我们只要想一下也没有什么奇怪的,马克思、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在西欧的条件下,讲怎么搞阶级斗争,怎么搞暴力革命,怎么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斗争,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显然不管用了。我们不要学那些不管用的东西,而要学对今天管用的东西。进一步说,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它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括,它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等等。
那么,这些内容是不是同等重要呢?显然,按照现代系统论的观点也不能说他们都是同等重要的。***进一步强调,在实事求是的精髓当中,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强调生产力标准,强调三个有利于标准。
这样使我们对实事求是的把握进一步深入了,抓到了它的核心和根本,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这个方面我们很多同志,包括一些理论家,都没有充分注意到。这同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核心的认识来比,是一个质的飞跃。
过去,大家知道,***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看作是阶级斗争,李大钊同志也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看作是阶级斗争。当时,他们可能都没有看到列宁的著作《国家与革命》,如果看到的话,他们就不会这样讲了。因为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这本书当中说过,“仅仅承认阶级斗争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因为资产阶级也讲阶级斗争,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这就是说,在列宁看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所以,把它作为划分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标准。
列宁这个思想后来被我们注意到了,所以大家可以发现,我国解放以来,特别是在上世纪60年代,尤其在中苏论战期间,在“*****”当中,我们一直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根本。现在,***的重要论断就把这个认识扭转过来了,这样两种对马克思主义核心问题的理解到底哪一个更正确呢?很显然从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来看,更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强调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强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所以应该说,***关于生产力和人民利益更根本的观点,才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对我们今天的实践具有更直接、更根本的指导意义。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不过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手段,这样就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大大深化。
第二就是“****”重要思想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一直在不断与时俱进,这是客观事实,强调这个事实有什么意义呢?我理解,它的实质意义就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一直在不断地与时俱进,所以我们必须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重要思想特别强调的一个概念。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约地表达了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说,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这是尊重历史、尊重科学、现实需要。它的第二层含义说,单靠马列也是不够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呢?主要因为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毕竟生活在100多年以前,他们生活在什么年代?大体上相当于中国清朝的道光至光绪年间,道光年间的两位老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了很多书,说了很多话。
很显然道光年间的人所说的话主要是针对道光年间的实际,而现在早就不是道光年间了,世界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原有的理论绝不能简单固守。
第三个环节,就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特别强调了创新。创新当然包括很多方面,但是首先是理论的创新、观念的更新。十六大报告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报告强调,我们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包括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精华,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同人类的其他文明成果对立起来的自我孤立化的倾向。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科学解释,并且正确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必须有新的大发展,要跟上时代,体现时代性,促进它的中国化。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体现了这个基本要求,体现了时代性,体现了和中国实际的密切结合。这是30年来我们在根本指导思想方面取得的主要进步。
第二方面,社会主义的新观念。
首先,我们党提出并且反复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本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设想,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了,所以它的生产力就比较发达,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生产力相当发达的社会主义,是工业化之后的社会主义,是彻底清除了封建主义残余的社会主义。
而我们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比资本主义落后很多,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实现工业化,所以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是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是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是封建主义残余还严重存在的社会主义。过去我们长期对这一点没有认识,以为马克思讲的是社会主义,我们搞的也是社会主义,就以为两种社会主义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就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原则设想,当作施工图纸,拿到中国来硬套,结果使我们多走了不少的弯路。
回顾过去,我们很多阶段的“左”的错误,都同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有关。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豁然开朗了,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讲的社会主义方向是一致的,在体制和制度方面,也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就它的决定性基础、生产力水平来看,就它的很多内容来看,我们的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所以,不能搞教条主义,不能照搬本本,我们必须从我们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针和政策,大胆实验、大胆探索,建设一个真正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它给我们全面把握一个社会提供一个基本的方法。过去我们看一个社会的时候,通常强调它的经济社会形态,强调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强调它的社会制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已经和将要经历的五种社会形态,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角度当然是有道理的,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各种社会的社会制度确实存在着质的差别。但是这只是看待问题的一个角度,看待社会还有另外一个角度,这就是技术社会形态的角度,它所指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由它决定的社会文明的一般水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类到现在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这就是原始的渔猎社会、接着的农业社会,随后的工业社会,直到现代社会或者叫信息社会。这个角度也需要我们注意。这样两个角度,哪一个更根本呢?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受到生产力的根本制约,并且归根到底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所以应该说,技术社会形态角度、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一般文明发展水平的角度才是看待一个社会更根本的角度。所以,我们不要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区别到处乱用。
就人类文明的主要潮流来讲,还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再走向现代社会,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轨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为它服务的两条道路、两种途径、两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现了对社会形态这两个方面的全面把握,而且把重点放到技术社会形态的方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展。
第二个重要的进展,就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对社会主义进行不断地再认识。我们的认识有很多的深化和发展,我们认为30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原则的认识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转变:
第一次重大转变,以2023年为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我们通常都认为,社会主义主要是一种经济制度,它的基本原则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这三条基本原则都有重大的突破,公有制由原来的一统天下变为原则上占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也纳入到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分配的总原则当中,特别重大的突破是我们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转变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新时期的巨大发展,就是在这个突破当中取得的。2023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肯定了社会主义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的代名词。***对这个决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写出了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是第一次重大转变。
第二次重大转变以2023年为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是从手段到目的,2023年***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论断,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五句话,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从来没有讲过的,是***的发明。***费了脑筋、动了心思,创造出这样一个新名词,要说明什么?
我们从他的五句话可以体会到,他要说的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我们搞社会主义最后到底要干什么,我们搞社会主义对人民和国家有什么实质意义。***的这个重要论断提出来以后,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几乎所有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都全部改写了,可谓石破天惊。为什么这些教科书必须改写呢?
因为过去我们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不讲社会主义本质,不讲社会主义目的,这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他们必须改写。***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启示我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分层次的,比较浅的层次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比如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或者人民民主**等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手段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等等学说也属于这些手段理论。较深层次则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也就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或者本质,包括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理论,而科学社会主义最深层次的理论则是它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我们怎么才能科学合理地确定我们应该争取的目标或者奋斗的目的呢?要以科学社会主义,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要从生产力现状出发,从人民的利益要求出发。
手段和目的尽管总体上是一致的,但是有时候也发生矛盾,如何协调它们的矛盾,也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手段当然是很重要的,没有手段,目的不可能实现,所以,手段不可忽视。但是,目的毕竟是第一位的,手段是为它服务的一种工具。比如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过河没有桥,是一句空话。
所以桥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明确了我们的目的是过河,没有桥,我们可以找船,如果也没有船的话,我们还可以造木筏子。即使这些东西都没有,我们可以考虑绕一下路,把这条河跨过去。
所以我们可以在明确科学合理的目的以后,选择和创造新的手段。这就是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二次重大转变。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发展
三十年科技与建设的不断进步,让中华儿女拥有了更雄厚的底气。以北京上海为首一座座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三峡葛洲坝水晶宫等巨大项目顺利竣工,神州系列与嫦娥一号捷报频传。这一切都在向世界发出讯号,中国正在崛起!而中国青年一代的我们,即将扮演延续祖国辉煌的角色!与祖父辈们信仰的建国初期的那种艰苦朴素的精神不同...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钛工业的发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钛工业得到跨越式进步,从钛工业的小国发展成为世界钛工业的大国。据初步统计,2008年中国海绵钛产量达49632吨,预计仍居世界第一位,钛加工材产量27737吨,预计将位于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居世界第三位。目前,我国具有了宝钛集团和遵义钛厂这样的世界级大厂。2008年,遵义...
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在 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 持续 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