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第3版教案

发布 2023-05-20 14:52:28 阅读 3629

《基础会计》(第3版)教案。

第一章会计概述。

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6~8学时)

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1.本章重点内容。

1)会计的定义与特征。

2)会计的对象。

3)会计核算方法。

4)会计循环。

5)会计准则的含义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6)会计核算前提。

7)会计基础。

8)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本章难点内容。

1)经济决策与会计。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3)会计核算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4)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

5)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应用比较。

6)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在深入剖析经济决策与会计的内在联系基础上,得出会计的定义,进而阐述会计的特征。

2)注意结合实例介绍会计的对象,阐述资金运动过程。

3)在介绍会计基本分类时,应注意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在决策性质上的不同。

4)注意结合某一具体企业(或单位)的会计核算,分析讲解会计核算前提,即“四大假设”。

5)注意结合具体经济业务,介绍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应用,并同步练习。

6)应注意这里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针对财务会计而言的,是为了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应具备的特征。

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

1. 会计的基本概念。

1.1 经济决策与会计。

1.1.1 不同组织的经济活动。

1) 企业。

2) 行政事业单位。

3) 其他非盈利组织。

1.1.2 经济决策离开信息。

1.1.3 财务信息是重要的决策信息。

1.1.4 财务信息**于会计。

1.2 会计的定义与特征。

1.2.1 定义。

关于会计的定义主流观点有两个:一是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另一种是企业是一个信息系统。应注意分别介绍、比较分析。

1.2.2 特点。

1)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 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3) 基本职能:反映与监督。

4) 性质(或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1.3 会计的对象。

1.3.1 含义。

会计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其价值方面就是资金运动过程。

1.3.2 资金运动过程。

1) 工业企业(制造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2) 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应注意进一步引伸出资金循环和资金周转的概念。

1.4 会计的基本分类。

1.4.1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不同,会计的类型也不同。基本分类是根据会计的服务对象划分的,即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群体不同所做的分类。

1.4.2 会计的基本类型。

1) 管理会计: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内部信息使用者,如管理层、单位员工等。

2) 财务会计: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外部信息使用者,如企业的股东(投资者)、银行等债权人、税务机关等。

2. 会计方法。

2.1 会计方法。

2.1.1 会计方法的含义。

会计方法是指实现会计职能、执行和完成会计任务、发挥会计作用的手段。

2.1.2 会计方法体系。

1)会计核算方法。

2)会计分析方法。

3)会计监督方法。

应注意会计方法的种类与会计所要实现的职能密切相关,且它们互相配合、密切联系。

2.2 会计核算方法。

2.2.1设置账户。

2.2.2复式记账。

2.2.3填制和审核凭证。

2.2.4登记账簿。

2.2.5成本计算。

2.2.6财产清查。

2.2.7编制财务报表。

2.3 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1) 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环节组成。

2) 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凭证、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等组成。

3. 会计准则。

3.1 会计准则的含义。

3.1.1定义。

会计准则是一套规范会计行为的社会公认的统一的会计原则,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是技术规范。

3.1.2种类。

1) 企业会计准则。

2) 小企业会计准则。

3) **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财政部,是以会计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对外发布并组织实施的。

3.2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3.2.1 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的作用主要是:

1) 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

2) 为尚未有具体准则规范的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3.2.3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主要是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

3.2.3应用指南。

应用指南主要包括具体准则解释和会计科目、主要财务处理等,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

3.3 会计核算前提。

3.3.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重要前提。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者事项的范围;

2) 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

注意阐明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与联系。

3.3.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了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

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的应用,很多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

3.3.3会计分期。

会计分项,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分为年度和中期。其中,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月、季、半年等。

3.3.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计量,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1) 货币计量包含了币值稳定不变假设。

2) 货币计量涉及币种的选择。会计核算时采用的基准货币,称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通常选择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3) 在我国,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3.4 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所依据的基本原则。

3.4.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是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3.4.2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者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会计基础。

财政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通常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3.4.3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应用比较。

课堂练习:p23五、案例分析。

3.5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5.1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3.5.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四、课堂讨论。

1.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

3.为什么要制定会计准则?

五、本章作业题。

见教材的“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账户设置与复式记账。

一、本章教学时间安排(12~16学时)

二、本章重点、难点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1.本章重点内容。

1)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

2)会计等式及其表现形式。

3)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4)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间的逻辑关系。

5)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分类。

6)账户的概念、分类及其基本结构。

7)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8)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

9)会计分录。

10)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2.本章难点内容。

1)理解各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及其具体内容。

2)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3)不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的影响。

4)会计科目性质的区分。

5)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与联系。

6)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

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结合实例讲解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及其具体内容。

2)注意收入和费用是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而利得和损失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属于利润要素。

3)会计等式中的“经营成果等式”反映的日常经营活动成果,其中的“利润”实为“营业利润”

4)在厘清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三者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再介绍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5)应注意要求学生熟悉“工商企业常用会计科目”的名称及其所属的类别(即性质)

6)注意结合账户结构,阐述借贷记账符号的具体应用,明确记账规则的内涵。

7)注意结合教材举例,讲授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并辅之以练习。

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

1.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1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特定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1.1.1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辨析。

会计对象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对象,即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基本分类所形成的具体项目;

会计科目则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所形成的具体项目。

1.1.2我国企业会计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静态要素)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点包括:

1 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2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确认的条件:

1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按流动性,资产分为:

1 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2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

其中,资产流动性区分是以变现或耗用期限是否超过1个会计年度为标准的。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特征:

1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确认条件:

1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可能可靠地计量。

按流动性,负债分为:

1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2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其中,负债流动性区分是以偿还期限是否超过1个会计年度为标准的。

会计基础第3章

第3章练习。单选题。1 存在对应关系的科目称为 a 总分类科目。b 联系科目。c 明细类科目。d 对应科目。答案d2 权益类科目的余额一般在 a 无余额。b 借方。c 借方或贷方。d 贷方。答案d3 某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000万元,负债总额为400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资产总额为 万元。a 600...

会计基础第3套

窗体顶端。第1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环节的是 a.过程 b.生产过程 c.销售过程 d.分配过程 您的得分 1分。您的答案 d 参 d 试题评析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开始了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常包括 生产 销售三个过程。第2题 下列关于会计对象的表述中,...

会计基础第3期作业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不选 错选 多选均不得分 1 是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的前提。a 会计要素 b 会计基本假设c 会计基础d 会计等式。2 下列等式中,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