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发布 2023-05-03 02:49:28 阅读 7848

那首先,从这本书的整体上来看,怀特海在第一章首先提出了他所认为的教育应该是什么,之后,从人的身心发展的角度给出了教育应当遵循的三个节奏,之后,解释了文学课程、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这三种主要的教育形式之间的关系。最后,介绍了数学课程以及大学的作用。

可以说,数学课程这一章正是从具体的应用的层面,讲了学校的数学课程到底应该教会学生什么,要安排怎样的教学内容,是怀特海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这一章总的来说是围绕着这样三个问题展开的。

1.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改革?

2.怎样进行教育改革?(也就是数学课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内容)

3.实施教育改革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看看怀特海认为的数学课程是怎样的。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改革。

首先,怀特海反思了他当时所处的教育背景,他认为:

就这门科目的教育用途来说,我们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在普通的受教育人群中,数学水平还是处于一个令人悲哀的低水准上。

正是由于他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希望实施教育改革的想法,希望提出自己所理想中的数学课程。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形,怀特海也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让这门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成为一种快乐的真正理由,也就是阻碍它作为一种有用的教育工具的原因,即,来自一般原理的互相影响的大量推论,它们的错综复杂性,它们与作为论点的概念之间明显的距离,各种各样的方法,它们纯粹的抽象性质,这种抽象性质作为数学的礼物,带来永恒的真理。

举个例子,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实际上也就是从最开始的很简单的公理出发的,非常简单一目了然的,但是由它们出发却推出来了四百多个命题,如果我们再看一看所得到的这一系列推论,就很难想象它和最原始的概念到底有怎样的联系了。也就是说“它们与作为论点的概念之间有明显的距离”。不仅如此,就拿数字来说,它也是数学家用很长的时间通过一步步抽象得到的最终的纯粹的符号表达,一旦数学进入了高度抽象的阶段,它就脱离了原有的实际背景,也就显得相当地深奥。

二、如何进行教育改革。

第二点,也是这一章的核心内容。如何进行教育改革。

1.对象。首先,我们要明确怀特海说的理想状态下的数学课程的实施对象。他考虑的是“所有学生的自由教育”,而不是“职业化研究”。

回到我们刚刚说到数学的深奥性。他认为数学的深奥性并不是不好,而是说“除了一些被精心挑选出来的人之外,它们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幸的。”

也就是说,喜欢数学的学生是非常享受其中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强迫他们去明白其中的深奥原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也没有必要这样做。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去培养出来一个数学家,而是一门针对于所有人的基础课程。

举个例子,之前马老师也说到过,据统计,实际上学习完学校的数学课程以后,将来只会有百分之一的学生去从事和数学有关的职业,所以,数学的有些深奥的定理或者结论,他们将来也许根本不会接触到,比方说,如果你是一名厨师,那你会一边做饭一边想想正弦定理吗?不存在的。

让学生学习这门语言,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看待世界可以多一种角度。

2.目标。也就是说,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是:

学生能够通晓抽象思维,能够认识到它是如何应用于特殊而具体的环境,应该知道怎样在合乎逻辑的调查研究中使用一般的方法。

3.改革的方向。

明确了怀特海所针对的对象和所希望实现的目标以后,我们来看看他认为的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从整体的方向来说,怀特海认为:无论是在观念的传授上,还是在能力的培养中,要与现代的思想相关,这里所说的是在受教育人群中广泛流行的思想。

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改革要和当前的社会背景相关,要与时俱进。举个例子,在我们老师生活的年代,数学中还要求学生去手动开平方,比方说根号2不能用计算器而是要手算,但是随着现在的科学技术发达了,这样根本就没必要,因此也就取消了这个内容。

具体地来说,就数学这一门课程,怀特海的主要观点是:

数学,若想在普通教育中有用,就必须经历一个严格的选择和适应的过程。

向青年展示这门科学,必须摒弃其深奥的一面。直面数学,它必须直接而简练地**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一般概念。”

也就是说,如果把数学比作一棵大树的话,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是大树的枝干,而不是周围的这一些细枝末节。

怀特海认为,他所指出的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必要的训练,它是一切哲学思维的基础。也就是说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你都要掌握这些最基础的知识。

普通的对数学没有特别兴趣的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能够掌握一些一般的方法,只需要学习它的核心枝干,而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希望深入研究的同学,可以去深入地关注它周围的枝枝叶叶。

具体地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3.1 知识&智慧。

知识是一些结果性的内容,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两者缺一不可。

举个例子,证明正弦定理的方法有很多,比方说传统法和向量法,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就不知道怎么证明。但是,哪一种方法可以更简单地证明出来呢?这就是智慧的体现。

它体现了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如何去选用合适的方法去运用知识。

要让学生拥有智慧,一昧的增加知识是没有作用的。知识有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学习知识是为了去应用,否则再多的知识也将毫无价值。

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要教会学生的实际上是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

3.2过程性教学&结果性教学。

那么,在传授必要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应该怎么教学呢?比方说,在正弦定理的教学中,如果说学生学习完了这一节的内容以后,你去问他学到了什么,结果他所记得的就只是正弦定理的结论,那又有什么用呢?数学的结论千千万万,仅仅记住了结论毫无价值,对我们将来的学习生活没有任何作用。

在这里,正弦定理的教学其实蕴含了很多数学的思想方法,比方说从最开始的直角三角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的时候的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在证明正弦定理的过程中,展现的分类和转化的思想,这些将要比正弦定理本身更有利用价值。学生将来走入社会以后,可能会面对一系列陌生的问题,这时候,他可能会想到,我以前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转化的思想就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的不是一个个知识性的结果,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3 形式&本质。

过分地注重形式化会有损于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

举个例子,数学归纳法。

记得在高中的练习上,最常见的好像就是类似于这种,给出一个关于n的根本不知道从哪得到的等式,让我们去证明。那怎么办呢?下意识地就去套用数学归纳法的步骤,1成立,n成立,通过各种变形推导n+1也是成立的。

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我已经知道了这个命题了,然后去用数学归纳法去验证一下,好像就是数学归纳法是事后装模做样的工作。但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

华罗庚在《数学归纳法》书里面就指出了,数学归纳法实际上蕴含的思想是“1即n,n即1”的想法,它不是事后的验证工作,而可以用它来发现新的命题。

比方说,当我们有了一个特殊的结论以后,它相当于就是1,然后,可以用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考虑将它推广到一般性的结论,当我们有了一般性的结论以后,虽然可能有无数个,但在我的眼中,它只是一个1而已。用在证明当中,也就是从n到n+1的推导思想常常和1到2所用的方法是类似的,只是数字变大了,但是方法是一样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比方说,看帽子颜色的例子,或者是这样棋盘填方块的例子,都展现了数学归纳法的巧妙。

再举个例子,函数的定义。

我们都知道,高中的函数定义和初中的函数定义是有区别的,可能有的老师会这样来引入:

判断y=1是函数吗?

这样的问题如果说用初中的变量说,就没办法判断,那老师就说了,初中的概念不严谨,所以我们来学习新的函数的概念。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说初中的概念不严谨,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那干嘛还会出现在课本中呢?直接给严谨的定义不就得了吗?

实际上,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函数定义的演变历史:

最开始是莱布尼茨提出的函数定义,从定义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函数是结合了图象进行的,相当直观,后来就是欧拉给出的变量说定义,从两个变量的相互关联给出函数的定义,接下来,柯西做了一些补充,现在的高中教材采用的是黎曼的函数的对应定义,最后是布尔巴基学派给出的关系定义。我们可以从这其中的变化看到,函数的定义由最初的直观逐渐一步步抽象成为符号化的定义。数学家们都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来抽象,又怎么能指望学生可以一步抽象到位呢?

所以,教材中就采用了这样两种函数的定义方式,帮助学生一步步地抽象出它的概念。

在函数的教学当中,我们也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从浪漫阶段出发,用生活中大量的实际问题来引入,逐渐走入精确阶段,最后再回归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函数模型,而不应该纠结于这样没有意义的概念辨析。

3.4 微观&宏观。

怀特海的观点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盲目堆积特殊数学定理,而是最终认识到,之前多年的学习说明了数字、数量和空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换句话说,也就是教会学生见树也要见林,二者缺一不可。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继续刚刚函数的定义的例子。

实际上,初中的函数定义的变量说是一种动态的定义,是从宏观上来把握函数的变化趋势,而高中的函数则逐渐进入精确阶段,通过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刻画集合间元素的对应法则,是一种微观层面上的描述。我们不能够说微观和宏观哪一种更好,只能说各有千秋。

比方说,当我们说到变化趋势的时候,我们就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一次函数是一条直线,二次函数有升有降,指数函数是**性增长等等,就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样,宏观的层面能让我们对这个函数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但是,有些时候仅仅有宏观也是不够的。比方说狄利克雷函数,它在有理数的时候取值是1,无理数的时候取值是0,它经常作为数学分析中的反例出现。

只是靠宏观很难想象,那我们只有进行微观的静态描述,比方说它在任意一个点处都没有极限等等。

微观和宏观的把握用我之前看到的一句话来描述就是:“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4.个性发展。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针对于所有学生的数学教育,但是,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我们怎样能够在教学中关注到不同人的个性发展呢?也就是课标当中说到的“要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

这里,怀特海给出了自己的想法,怎么引导那些更聪明的学生进一步发展。

毫无疑问,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对整体所作的工作有一个一般的勘漏过程,不过分地拘泥于细节,以便突出最初应用的一般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在进一步研究时存在的可能的重要性。”

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怀特海是英国数学家 哲学家和教育家。教育的目的 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 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全书一共六个章节,包括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节奏 自由与纪律的节奏 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 大学及其作用,涵盖了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

《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只为谋生的一种手段?还是进行知识的传递?那么什么是文化?怀特海说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育要培养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时,我总是要想起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想起那一代文人学者百家争鸣的景象,想象这些文人学者在各大学堂教学时满...

写读书笔记的目的

篇一 读书笔记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读书笔记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写好作文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快速作文 作文速成法之类的指导书,当然是针对如今学生急于写好作文的心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在生活中有了阅历才能产生感悟,进而写出文章。一朝一夕就掌握写作文 写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