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导师学期任务方案

发布 2023-04-27 00:15:28 阅读 2431

高中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按市教育局“全员育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德育工作体系要求,坚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我校德育内涵,贯彻我校教育与德育一体化管理机制,扎实提高我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二、操作方法。

导师职责。1、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

2、深入调研,建立受导学生基本档案。

3、领导每月调研一次,并汇总班级工作情况,修正策略。

4、每周至少和受导学生沟通一次,每月家访一次,并做好记录工作,同时做好过程评价。

5、德育导师,每月培训一次,并积极撰写德育导师工作案例和小结,学期结束,由领导小组统一评价和考核。

导师和受导学生双向选择。

导师与受导学生双向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1、向学生提供担任德育导师的教师名单。

2、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

3、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

4、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适当进行调配,最后确定导师和受导学生。其中导师和受导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比3左右。

评估方法。学校成立“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由领导小组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量化考核包括:导师自评+受导学生评分+导师领导小组评分+家长评分。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中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篇二。

一、“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

“德育导师制”是“班级德育工作导师制”的简称。是在“整体、合作、优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以心沟通、以诚交流、以德树德、以情动情、以志励志、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不仅在学习上关心、帮助学生,还要从思想、生活、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各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从而得到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目的。实施“德育导师制”,增强学校德育工作载体,使德育工作由“面”到“点”,做得更细致、深入,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德育导师制”的操作方法。

推行“德育导师制”,我们提出如下相关的管理摸式和操作方式,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与反馈。

工作流程。德育导师一学期一聘,一学期的工作基本程序如下:

导师的选择确定。

学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党员教师必须担任德育导师,其余教师自愿报名。之所以选择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作为导师,一方面是青年教师积极热情、精力充沛,因为年轻,更容易与学生平等、朋友式的沟通;另一方面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

导师职责。我们把导师职责归纳为“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具体导师职责有: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4、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心理上的医生,生活中的益友。

5、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作。

导师和受导学生双向选择。

导师与受导学生双向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1、向学生提供担任德育导师的教师名单。

2023年高中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

高中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拓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机制和实施途径,关注学生个性需求,高中德育导师如何制定工作计划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高中德育导师学期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一 指导思想 按市教育局 全员育人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德育工作体系要求,坚持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

高中德育小结

高一21班德育小结。班级基本情况 共有学生57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7人。基本情况 学风较为端正,上课认真听讲,上课趴台 睡觉的同学很少,学习态度也比较积极。存在的问题 早 晚读读书声不大 时间观念不强 不少同学学习比较懒散 很多同学有严重偏科现象,并且人为的进行分科,文科生对理科知识不关注,理科...

高中德育工作要点

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要点。一 高一年级德育工作的主题 以 经典国学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与 养成教育 为主,兼及新生入校门教育 国防教育 法制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安全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 劳动教育等。二 高一年级教育工作要点 正确分析对待初中学生成绩和毕业鉴定,教育学生认真学习 两条高压线 抓好高中生常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