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发布 2023-03-10 19:00:28 阅读 4832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试卷。

班级:七年级班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

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蓝田人

c.山顶洞人、元谋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

2、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百姓的欢迎 c.个人才能卓越 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3.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4.住在右图房子中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粟 c.玉米 d.高粱。

5.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思想学说中体现保护自然的是( )a.孟子 b.韩非 c.老子 d.墨子

6.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华人都是黄色**。

b.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c.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d.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7.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8.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

9.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麦 ②水稻 ③粟 ④玉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的是( )

a阶级的产生 b人们生活的不平等 c生产的发展 d一部分首领将财产据为己有。

1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2、**《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13.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4.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

15.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 )a.李冰 b.孔子 c.屈原 d.司马迁。

16.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1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18.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19.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0.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二、非选择题。

一、(12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2分)

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分)

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4分)

二、(22分)(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1、 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变法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6分)

2、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9分)

3、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2分)?为什么?(5分)

三、(16分)阅读下列材料: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1)孔子生活在什么时代?2分他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6分)

2)作为大教育家,他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有哪些?(4分)

3)孔子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4分)

选择题:1-5dddba 6---10bcdbc 11---15cbdac 16---20aabdd

材料题:一、

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2分)

春秋时期。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分)

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4分)

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二: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变法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商鞅变法公元前 356年新兴的地主阶级(6分)

2、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9分)

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有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 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成功了1分答出商鞅变法的作用即可6分。

三、1)春秋晚期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8分)

2)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教育学生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4分)

3)孔子的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4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

姓名班级计分。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序号填在答题表中相对应的题号下面的空格内。1 著名的北京人遗址发现于。a 周口店 b 元谋县 c 大汶口 d 河姆渡。2 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 楚 b 齐 c 秦 d燕。3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旅游的人们主要目的之一是去参观离今天最久远的远古人类 a 元谋人遗址 b 巫山人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2 右图是距今约70 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生活的远古人类,我们称之为 a 元谋人。b 北京人。...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

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查。七年级历史内容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 相应位置内 1 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2 公天下 变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