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1 13 知识点归纳

发布 2023-03-08 03:14:28 阅读 9648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测试。

班级姓名座号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元谋人地点:云南省县; 时间:距今约年;

地位:我国境内已知的人类。

2、北京人地点:北京龙骨山; 时间:距今约年;

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特点;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石器 ②使用过生活。

由于水平低,单个人很难生存,原始人只能过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河姆渡遗址: 地点: 流域( 省余姚村) 时间:距今约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石器、 (农具);②种 ;③饲养 ;④住房屋;⑤会挖井,制作陶器、玉器、乐器、制衣。

2、半坡遗址: 地点流域( 省西安村) 时间:距今约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石器、 (农具);②种 ;③饲养 ;④住房子;⑤制作 、乐器。会纺线、织布、制衣。

1、原始人类过上定居生活主要是由于的发展。

2、古人建造的房子和种植农作物不同是因差异。

第3课:华夏之祖(远古的传说)

1、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时间地点:约年前, 流域;

涿鹿之战联盟的华夏部落打败的东夷部落。

炎黄子孙:炎、黄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族。

人文始祖和。

2、禅让的传说:更替的过程。

禅让制:原始社会民主推选的办法;

3、治水的传说率民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原始社会的结束: 约年,禹建立朝,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朝: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23年( 世纪)建立者: ,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政治制度:王位制代替制 (禹传启,家天下)。灭亡:统治400多年, 时灭亡。

2、商朝:建立时间:约年,建立者: 。都城: ,盘庚迁都到 。商朝又叫殷朝,灭亡:统治500多年, 时灭亡。武王伐纣( 之战,陈前倒戈)

3、西周的兴亡 (1)建立年,建立者都 。

(2)分封制:目的:为了内容:周天子把封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和的权力。诸侯义务。

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的控制,稳定了 ,扩大了。

3)西周结束:周厉王**,发生烽火戏诸侯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从夏商西周的兴亡中得到的启示:(1)得者得天下,失者失天下。

2)实行“仁政”,重用人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

1、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1)青铜时代:指夏、商、西周的奴隶社会时期; 商朝是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2)青铜器精品最重(大造型奇特上的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史实。

3)金文(又叫商周时期铸刻在上的文字。

2、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商朝时刻写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②发现者:清朝人。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小篆、隶书(秦)―楷书(曹魏)―行书。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东周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一、春秋的历史特征:

1、经济发展:春秋后期,出现和 。是生产力了展的重要标志。

2、王室衰微: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诸侯不再听从王命;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3、诸侯争霸: 任用为相,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葵丘会盟在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打败晋军后称霸(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独霸西戎);越王勾践:最后一个霸主(卧薪尝胆)。

春秋争霸的影响: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诸侯国数量减少,出现了一此较大的诸侯国。出现了的趋势。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

一、战国七雄: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 代齐,形成了七雄。

著名战役围魏救赵减灶计);

纸上谈兵)(东方六国再无力抵挡秦国)

二、生产力的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大量荒地被开垦,产生了新兴的和 。

三、商鞅变法(社会的变革)

1)原因:①新兴的希望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统治秩序;(根本原因)

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富国强兵(直接原因)。

2)时间年任用主持变法,3)内容:政治上(加强**集权):①建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深远)②废除贵族的特权(旧贵族反对);③编定户籍,严明法度。

经济上(国富):①废除允许自由买卖(变法的核心内容,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②奖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 (农民支持,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③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兵强):

奖励对有军功者授予并赏赐 。

4)作用(意义):使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富强的国家,为奠定了基础。

1、商鞅变法留给我们的启示: 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动力;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

2、学习商鞅的改革精神精神。

3、评价变法(改革)成功的标准:①是否顺应的趋势 ②是否促进发展和推动社会的进步③目的是否实现。

四、都江堰: 时间:战国后期年。

概况:秦国蜀郡郡守在岷江修建。

工程作用水运,使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第8课:百家争鸣。

1、老子: 后期大思想家, 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事物都有 ,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著作。

2、孔子: 后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学派创始人。

提出“ ”的学说。要求统治者反对 。

教育贡献:创办。

他的言论记录在由他的**整理《 》中。

孔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武帝后)

3、百家争鸣:(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第9课:秦统一中国。

1、秦统一六国:时间年世纪年代),秦王统一六国,定都 。

2、意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秦始皇的最大功绩)

3、建立**主义**集权制度:①最高统治者称为 ,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设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

历史朝代歌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1.人类从何而来?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三个最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距今170万年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我国...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

历史朝代歌 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1.人类从何而来?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三个最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距今170万年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我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原始的农耕生活。一 河姆渡原始居民 南方的代表 地点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 距今年代 约七千年。种植作物 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南方雨水多,气候温暖 生产生活 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子 南方多雨潮湿,干栏式可以通风防潮 过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陶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