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别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珊瑚 c、玩具熊 d、松鼠。
2、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生长 b、都具有细胞结构 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能排出代谢废物。
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
c、草←蚱蜢←食虫鸟←蛇←鹰d、蚱蜢→食虫鸟→蛇→鹰。
4、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份?(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5、荔枝在南方生长良好,而在北方都不能成活。影响荔枝在北方生长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土壤b、温度c、光d、水分。
6、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②生产者 ③消费者 ④分解者 ⑤食物链 ⑥ 食物网。
abcd、②③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土壤。
8、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
a、增加 b、减少 c、先少后多 d、先多后少。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10、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11、在**实验中要得到可信的结论,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是 (
a、多个 b、2个 c、1个 d、10个。
1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使镜筒升降的结构是( )
a、目镜和物镜b、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c、遮光器和反光器 d、转换器和通光孔。
1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水圈 b、生物圈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4、在低倍显微镜下**,字母“d”是( )
a、p b、 qc、 d d、 b
15、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的,这种酸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核内 b、细胞膜上 c、液泡内 d、细胞壁
16、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①水 ②无机盐 ③核酸 ④糖类⑤脂类⑥蛋白质 ⑦氧气。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bcd、①③
17、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c、细胞核d、液泡。
18、下列结构中,植物细胞中有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19、“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俗语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
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c、生长现象 d、适应现象
20、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是由于( )
a、细胞体积增大b、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不变 d、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21、体细胞**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 )
a、和原来细胞一样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
c、比原来细胞少一半d、差不多。
22、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d、海洋石油开采。
23、叶绿体能够把( )
a、热能转变成化学能b、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c、化学能释放出来d、光能释放出来。
24.在细胞**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下列哪项( )
a.细胞核平分成两个 b.细胞质平分成两份。
c.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d.遗传物质的复制。
2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肉动物。
二、连线:(每线1分,共5分)
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动物的取食a.排泄
人体的排汗b.繁殖
植物的开花结果c.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d.生长
蘑菇由小长大e.应激性
三、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有的物体叫作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经过。
形成的。 2.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个目镜,有10x、40x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倍。
3.生态因素可分为和。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有“地球之肾”美称的生态系统是 __
5.亲自进行科学**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 ,那么,科学**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得出结论。
四、识图作答(共12分)
1)写出下列细胞结构的名称:
甲乙。2)图中属植物细胞的是 __甲、乙),你挑选的依据是:
至少答两点〕。
五、分析说明:(每空2分,共14分)
1 根据如下食物网图回答:
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共有___条,请写出两条食物链。
2) 若某种原因导致鼠灾的发生,短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的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的数量也会随之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六、实验**:(8分)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
1)作出的假设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__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2)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值。
3)得出的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___中,__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旧城中学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1 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a.胰腺 b.肠腺 c.肝脏 d.胃腺。2.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3.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 淀粉 水 无机盐...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姓名班级分数。一 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写在 相应的序号里 40分 1.下列哪一特征不是所有生物都有的特征 a能进行呼吸b需要营养物质 c 能生长繁殖 d 能进行光合作用。2.下面哪一项是生态系统?a一个果园中的全部果树 b一片森林 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d稻田中的所有水稻。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薄片标本...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生物期中测试。一 选择题。1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同的特征是 a.都有根 茎 叶和种子b.都有根 茎 叶 花和种子。c.都有根 茎 叶 花 果实和种子 d.都有根 茎 叶 2 生物能正常生长 发育并繁殖后代的基础是 a 遗传变异 b 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 c 新陈代谢 d 呼吸。3 下列结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