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复习

发布 2023-03-01 02:29:28 阅读 3832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类人猿中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4、类人猿和人的根本区别是:(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半直立行走,人直立行走;(2)使用工具不同,类人猿一般不会使用工具,人可以制造和使用复杂的工具;(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类人猿大脑不够发达,人的大脑很发达,并且产生了语言。

5、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露西),她生活在约(300万)年前,她下肢骨粗壮,说明是(直立行走)

6、从森林古猿到类人猿的进化顺序是:森林古猿→环境变化→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使用和制造工具→火的使用→产生语言→原始社会文明。

1.2人的生殖。

1、人的生殖主要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

2、**的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

3、卵巢的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4、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

5、生殖过程:精子→**→子宫→输卵管(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胚泡(在子宫内膜内**分化)→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胎儿→分娩。

6、胚胎发育到(第八周)出现人的形态。发育到第(38周)发育成熟。

7、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跟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8、 分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精子 + 卵细胞---受精卵受精部位---输卵管

受精卵**---胚泡胚泡植入(着床)子宫内膜---怀孕(妊娠)

胚泡细胞继续**和分化---胚胎怀孕8周左右---胎儿。

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 38周胎儿成熟---分娩(胎儿和胎盘脱离母体)

1.3青春期。

1、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身高突增)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加强(3)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3、男性女性除性器官方面的差异外,还有一些各自特有的征象,即第二性征。

4、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独立意识增强(2)有一定依赖性(3)性意识开始萌动。

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2、糖类: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麦芽糖等;馒头,大米,红薯,土豆。

3、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肥肉,大豆,花生。

4、蛋白质:构建和修复身体(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必要时提供能量;奶,蛋,鱼,瘦肉。

5、重量相同的糖类、脂肪中,(脂肪)含有的能量最多,(糖类)次之。

6、水: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

7、无机盐: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组成细胞的成分。

钙:佝偻病,骨质疏松;奶类,豆类。

磷:肌无力,骨痛;瘦肉,豆类。

铁:缺铁性贫血(铁参与合成血红蛋白);血液,肝脏,鸡蛋。

碘:大脖子病,小孩患呆小症;紫菜,海带。

锌: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鱼类,蛋类。

8、维生素:不参与细胞构成,不提供能量,是小分子有机物。

夜盲a,肝脏、鱼肝油、胡萝卜。

脚气b,牛肉,谷物。

坏血c,西红柿,黄瓜等新鲜的蔬菜水果。

佝偻d,鸡蛋肝脏。

9、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10、维生素d具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在太阳系经紫外线照射,人体内的胆固醇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

2.2消化和吸收。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1、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可以不经消化就被吸收。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3、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4、消化道最膨大的部位是(胃),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是(小肠),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6、消化腺及其功能。

唾液腺(分泌唾液) 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 胃蛋白酶,盐酸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分泌肠液)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最终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胰腺(分泌胰液) 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流入小肠。

肝脏(分泌胆汁) 不含消化酶,可乳化脂肪。

7、三大类有机物的消化场所及最终产物。

淀粉(口腔,小肠)→葡萄糖。

脂肪(小肠)→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胃,小肠)→氨基酸。

8、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原因是。

1)小肠有5~6米长(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4)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指摄取的六类营养素(种类齐全),平衡指各类营养素(量要合适),合理搭配,不多也不少。

2、早餐、中餐、晚餐能量比为%

3、购买食品时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注意是否有qs质量安全图标,是否检疫合格,是否发芽,是否是有毒食品,吃蔬菜水果时,要先洗后切,减少农药残留,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

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4、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呼吸道的畅通。

5、鼻毛(阻挡灰尘);鼻黏膜分泌的粘液(清洁和湿润空气);鼻腔内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6、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误入气管。

7、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

1、肺在(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2叶),右肺(3叶),平静呼吸时每分钟约(16次)

2、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还与(膈)的运动有关。

3、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1)吸气时。

膈肌、肋骨间肌肉收缩→胸廓左右径、上下径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降低→气体进入肺。

2)呼气时。

膈肌、肋骨间肌肉舒张→胸廓左右径、上下径减小、胸廓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排出肺

4、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4.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分层实验: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约占55%的黄色半透明液体时血浆,下层约占44%的红色液体时红细胞,中间还有一小薄层白色物质包括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由血浆(功能:主要运载血细胞,还能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

4.2判定血管的依据:动脉(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4.3心脏分为四个腔,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

1、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所以血液只能从同侧的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选择题出现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或控制血流方向都是对的。填空题填防止血液倒流。

2、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左心室壁最厚,右心室次之,心房壁最薄。体循环路径最长,需要的的动力越大,壁厚收缩更有力,所以体循环从左心室出发。肺循环从右心室出发。

3、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4、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5、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的血;血液只有经过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氧气浓度才升高,同时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即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6、动脉中只有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只有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其它是什么血管就流什么血。

7、血液只有经过小肠处的毛细血管网营养物质的含量才能升高。

4.4红细胞含有凝集原,血浆(或血清)中含有凝集素,若一个人红细胞中只有a凝集原则是a型血(血浆中含抗b凝集素),只有b凝集原则是b型血(血浆中含抗a凝集素),既有a凝集原也有b凝集原则是ab型血(血浆中无凝集素),无凝集原则是o型血(血浆中含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8、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因为同名(含有相同字母的)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会发生凝集反应,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

9、成分输血:只输入血液的某一种成分。贫血输红细胞,受伤血流不止输血小板,烧伤输血浆,创伤性失血(一次失去大量血液)输全血。

10、输血400毫升以下对人的健康没有影响。

5.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1、排泄的三种途径: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多余的水);排汗(排出水、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汗腺由分泌部和导管构成);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尿液的排出: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体外。

3、尿液的形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毛细血管缠绕形成,有过滤作用)、肾小囊、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组成。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最有力的证据是古人类化石。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后形成受精卵,这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此后经过分化成为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怀孕,在子宫内大约发育280左右成熟,此时的营养或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和子宫提供。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为 和卵巢,它们产生生...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复习

2019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复习。1 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达尔文 2 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3 类人猿中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 黑猩猩 4 类人猿和人的根本区别是 1 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半直立行走,人直立行走 2 使用工具不同,类人猿一般不会使用工具,人可以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工具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复习

2019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复习。1 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达尔文 2 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森林古猿 3 类人猿中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 黑猩猩 4 类人猿和人的根本区别是 1 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半直立行走,人直立行走 2 使用工具不同,类人猿一般不会使用工具,人可以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