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复习填空

发布 2023-02-27 06:51:28 阅读 7659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著名进化论建立者是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2.**的功能:产生 ,分泌卵巢的功能:产生 ,分泌。

**和卵巢的共同点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

3.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 。生命的起点是 ,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 .

4.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通过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其中___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5. 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男孩出现 ,女孩出现 。月经与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有关是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展的**时期。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6.食物中含有和六类营养物质。

7和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可以储存能量。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故儿童应适量多食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8.①儿童缺易患佝偻病,成年人缺钙易患缺铁会导致缺碘会导致缺会导致夜盲症、**干燥粗糙⑤缺会导致脚气病⑥缺会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症⑦缺会导致坏血病。

9.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补钙时一定要同时补维生素d。维生素c通常表现为牙龈出血,甚至**渗血。维生素c不能高温烹调,因为高温易使维生素c分解。

10、 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11、食物中的淀粉、 和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12.消化系统由和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消化腺有:消化道内腺(唾液腺、胃腺、肠腺)和消化道外腺(胰腺和肝脏)。

13. 在口腔开始消化为麦芽糖,在被完全消化为葡萄糖。参与糖类的消化液有:唾液、胰液和肠液。

14. 在胃开始消化,在被完全消化为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的消化液有:胃液、胰液和肠液。

15. 在小肠开始消化,在被完全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参与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

16.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胆汁、胰液和肠液。其中胆汁不含 ,只能促进脂肪的消化。胰液和肠液都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17.小肠是和的主要场所。(5---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 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 ,叫 ,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8.要做到合理营养,必需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按时进餐。早中晚的能量比为。

19.绿色食品是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20.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和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21.呼吸道的骨和(c形)软骨可作为支架,以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呼吸道可以对空气进行预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22.鼻毛可挡尘,挡菌;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可以预热空气;气管、支气管里的腺细胞可分泌黏液,使气管湿润并还有杀菌作用。痰就是形成于和。

23.患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胀使呼吸不畅;吃饭时大说大笑,吞咽时来不及盖上,食物进入 ,会引起剧烈咳嗽。

24. 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器官。声音是由喉部的发出的。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成年人在平静时的呼吸频率是16-18次每分钟。

26.胸围差是指尽力深吸气和尽力深呼气时胸围长度之间的差数。测量胸围差时,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屏气,在同一位置测三次,并计算出平均值。

27.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 ,肺也随之 ,肺内气压 ,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

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 ,肺也 ,肺内气压 ,气体呼出肺,完成呼气。

28.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越多,澄清的石灰水越 。

29.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进入肺。

是通过实现的,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来实现的。

30.肺内含有很多 ,且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是由一层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与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31.血液由和组成,加入柠檬酸钠抗凝剂分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是 。

32.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33.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无细胞核。在血液中,红细胞最多,白细胞最大且最少,血小板最小。

34.血红蛋白具有的功能,因为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组织细胞)与氧分离。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呈红色。

35.某人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偏低,可能患有 ,要多吃含蛋白质和含铁的食物。如是白细胞数量偏高,则可能患有 。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36.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毛细血管由动脉不断分支而来,管壁 ,只由一层扁平的构成;静脉 ,弹性 、管内血流速度 ,静脉中有 ,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37.毛细血管的功能是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有以下特点:①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③血流速度很慢④数量大。

38.动脉由心脏流向远心端,静脉由远心端流回心脏。判断血管类型的方法:动脉分支进,静脉集合出,中间是毛细血管。

39.在观察小鱼尾巴上的血管时,所看到的红细胞单行通过的就是毛细血管。在实验中用湿棉絮是为了保证小鱼的。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40.体循环: →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

此过程中,全身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氧气与营养物质进入 ,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变成了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

41.肺循环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 。此过程中,肺部的毛细血管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进入肺泡,肺泡中的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42可以给心脏本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

43.人体内的血液能够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其原因是心脏和血管中的作用。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控制血流的方向。

44.心房收缩, 张开,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收缩, 张开,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45.不同血型的血液相遇, 会发生 。故输血应以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可输入少量o型血。

46是万能受血者是万能输血者。

47.**一次失血不超过 ,不会影响健康;失血会头晕、眼前发黑、出冷汗;失血超过会发生生命危险。

48.成分输血是指只输入病人需要的血液成分。这种输血可以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疗效,同时不会为心脏增加负担。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49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50、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其中,肾脏是主要器官,暂时储存尿液的是 。

51、 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肾单位。由和组成。

52、尿的形成过程:①当血液流经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 无机盐 、 尿素和葡萄糖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 ;②原尿流过时,全部的和部分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剩余部分则形成 。肾小球有作用,肾小管有作用。

53、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和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54.出现糖尿或尿液量大可能原因是出了问题;出现血尿或蛋白尿可能原因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复习填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著名进化论建立者是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的功能 产生 分泌卵巢的功能 产生 分泌。和卵巢的共同点是 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3.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 生命的起点是 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 4.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通过从母体获得营养...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复习填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著名进化论建立者是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的功能 产生 分泌卵巢的功能 产生 分泌。和卵巢的共同点是 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3.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 生命的起点是 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 4.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通过从母体获得营养...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 填空形式

第1章人的由来第1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由最早提出。4种现代类人猿是大猩猩 长臂猿 猩猩 大猩猩。2 森林古猿进化 类的过程 如右图 3 事实和观点 北京人的化石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 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第2节人的生殖。1 在男性生殖系统中,精子的形成场所是 贮存精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