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2.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4.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考察时,轮船困在南极冰层中,用爆破等方法均告无效,而用黑炭、煤炭铺在冰面上,才使船安全脱线,其合理解释是( ▲
a.黑炭、煤炭燃烧产生热量,使冰熔化。
b.黑炭、煤炭的颜色是黑色的,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强,使冰熔化。
c.黑炭、煤炭跟冰反应,使冰熔化。
d.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5.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冰水b.牛奶 c.碘酒 d.石灰浆。
6. 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的铠甲”的气体是( ▲
a.氧气 b.臭氧 c.氮气 d.二氧化碳。
7. 海水晒盐是利用下列哪种方法结出晶体的 (
a.冷却热饱和溶液b.升温使其溶解度下降。
c.蒸发溶剂d.降温使其溶解度下降。
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有水滴产生时,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相符的是( ▲
a.用向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来防腐—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
b.许多物质可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具有可燃性。
c.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的颜色光。
d.干冰可用做制冷剂——干冰升华吸热。
10.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或海洋中。
b.在农田中使用过量的农药化肥并且渗入土壤水和地下水中。
c.任意堆放垃圾,经过雨水把有害的物质带入河水中
d.以上都是。
11.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实验(纸花浸透紫色石蕊试液后晾干),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实验i中向纸花上喷稀醋酸证明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色。
b.实验ii中向纸花上喷水证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
c.实验iii中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
d.实验iv中可以看到纸花变蓝,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12. 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
a.水变成水蒸气,可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
b.水变成水蒸气,可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
c.水不是可燃物
d.水变成水蒸气,既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又可使它与空气隔绝。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溶液。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
d.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大。
14.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合物 d.可吸入颗粒物。
15. 蜡烛(足量)在如下左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瓶内没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16.晴朗的天气,阳光通过枝叶的间隙,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洒下片片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a.间隙是不规则的,所以光斑也是不规则的。
b.是太阳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所以一定是圆的。
c.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像,所以一定是圆的。
d.是太阳通过枝叶的间隙发生了色散现象,所以一定是圆的
1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把木条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立即燃烧。
b.将铁丝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引燃后,铁丝燃烧,有明亮的火焰出现并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产生白烟。
18.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19. 如右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
b.开始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
c.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
d.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汽化后,油沸腾。
20. 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集气瓶氧气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此时的天平( ▲
a.指针偏向右 b.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 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在罗蒙环球城玩波浪翻滚以后,会发现塑料雨衣内部有一层水珠,这是雨衣内的空气 ▲ 填水的三态变化)导致的,这个过程中会 ▲ 选填“吸热”或“放热”)。
22. 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在图中的电源上a是 ▲ 极(填“正”或“负”)
2)试管1与试管2 中气体体积比为 ▲ 在相同条件下试管1内气体的溶解度大于试管 2内气体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值偏 ▲ 填“小”或“大”)。
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 和 ▲ 组成的。
23. 下图是小华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
2)指出图②中的一处错误操作。
3)通过计算确定需要水的质量是 ▲ g,配制时应选择 ▲ 填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 ▲ 处保持水平。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24.白光通过红色玻璃照在蓝色的字上,字显 ▲ 色,照在白纸上,白纸显 ▲ 色,照在红纸上,红纸呈 ▲ 色。
25. 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和__▲选填图中“a ”“b”“c”或“d”)。
26.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右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 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
3)10 ℃时,131 g 饱和kcl溶液中含kcl的质量为_▲
27. 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实验:将液态空气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立即冒出大量气泡,把一根燃着小木条置于烧杯口,小木条火焰熄灭;过一会儿再把燃着的小木条置于烧杯口,此时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据此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 ▲ 填“高”或“低”),导致 ▲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
2)“过一会儿,小木条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其原因是 ▲
28.小明同学了解了小孔能成像的情况后,想设计实验**其规律.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了一个直径约为1mm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会在白纸上看到一个清晰的___状的光斑;
2)保持灯泡和白纸的位置不变,向上移动小孔,像将变___
3)这个现象叫做___它是由于___而产生的。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
29. 1.为了**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1)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
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 1 地球上的水,储量最多的是。a 大气水 b 江河水 c 地下水 d 海洋水。2 按水的状态分,主要有。a 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 b.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c.淡水。咸水。矿泉水d.地表水。浅层水。深层水。3 下列事例不能说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a 小孔...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姓名分数。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1 终身高位截瘫女警花,轮椅上舞出美丽人生,人民警察黄曼伤残后,没有向命运妥协,住院期间,黄曼参加了专业心理辅导知识培训,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证书。2009年1月轮椅上的黄曼回到警队,开设了 黄曼警务工作室 人民网 从黄曼身上表...
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浙教版 1
浙江省慈溪市2017 2018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李喝完水转身就走,老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告诉小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因为地球上我们直接利用水只有 a.河流水 固体冰川 土壤水b.河流水 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