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代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从外国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
2、手工业:①棉纺织业明代从南方推向北方。
丝织业: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清代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制瓷业: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3、商业: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二、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时间、地点和行业:明朝中期以后的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
2、前提(特点):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3、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4、机户与机工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5、实质(性质):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
材料:“**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原因:①清朝统治着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限制工商业发展。②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认为**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同国外进行交流。
清朝统治着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原因。
2、表现:①清初,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②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③后来,只开广州一处。规定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
3、影响: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清**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4、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现实,谈谈看法或者启示?
后果:①限制了对外**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②限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不能及时地学习到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局面。
启示或看法: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吸取教训,积极学习别国长处。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第课。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1、明朝北京城是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城中心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二、科技巨著。
1、明朝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写了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三、古典**的高峰。
1、明清时期,古典**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作者是罗贯中。
3、我国第一部一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是《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
4、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作者是吴承恩。
5、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戏剧的繁荣。
1、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汤显祖,代表作是《牡丹亭》。
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五、书画的成就。
1、明朝的书法家是董其昌,其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明朝的画家徐渭善用泼墨画。
3、清朝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了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1 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2 青春期健康自我意识的主要特征及关键时期 主要特征 自尊 自强 自立 自律,能够明辨是非,准备担负社会责任。青春期健康自我意识形成关键时期 中学阶段。3 社会角色 学会区分几种角色 1 与生俱来的角色 儿子 女儿 民族 中国公民 ...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每课须知。第1 课繁荣一时的隋朝。第2课 贞观之治 第3课 开元盛世 知识点一 开元盛世。知识点二 盛世经济的繁荣。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第5课 和同为一家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唐太宗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第 课辉煌的隋唐文化。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万...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第二课从 贞观之治 到 开元盛世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第三课盛唐气象。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