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

发布 2023-02-20 11:06:28 阅读 3350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章。1地球是一个球体,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长周长(赤道)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南北半球划分:0度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划分:西经20度,东经160度。

3、地球运动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及周期(自**1天。公**

1年)。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产生昼夜的交替;(2)产生时间的差异。

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形成春夏秋冬四季;(2)产生五带。注意五带划分的标准。

4、经线与纬线的比较。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地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只大于陆地面积。

2、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

3、海陆变迁的原因:(1)地壳的运动;(2)海平面的升降;(3)人类活动。实证举例:

(1)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2)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3)荷兰的“填海造陆”,修建的围海大坝等。

4、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5、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有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

6、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带:(1)环太平洋火山**带;(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

7、由于位于地中海两岸的非洲板和亚欧板块相向运动,板块发生碰撞挤压,使地中海不断变小,几千万年以来,地中海将会消失。

8、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由于两板块还处于不断运动中,所以珠穆朗玛峰还在不断升高。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1、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8级。

2、在天气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向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7月最低,1月最高。

5、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一般来说,低纬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底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

6c。6、从赤道向两级,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逐渐减少。

7、影响气候地区差异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④人为因素。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增加;当等于0时,人口没有变化;当小于0时,人口减少。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2024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9世纪到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大大加快,特别是20世线,人口迅速增长;**到2024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

2、人口密度=地方总人数除/地方总积(人/平方千米);人口稠密区为: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和南美洲(原因:(1)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2)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的人口。

人口稀疏区为:沙漠地区、雨林地区、两极地区、高原和山地(原因: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口稀疏);

3、人口问题:增长过快:(1)就业困难;(2)交通堵塞;(3)居住条件差;(4)饥饿贫困;(5)环境污染。

增长过慢:(1)劳动力短缺;(2)国防兵源不足;(3)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中国的人口位居世界第一,印度第二。

4、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黑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在美洲也有分布的原因:历史上被白人殖民者贩卖到美洲。

5、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欧洲的西部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是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目前,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势地形。1 中国的地势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 阶梯状分布。2 中国的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本图是北纬36度地形剖面图。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平均海拔1000 2000米,第三阶梯普遍在500米以下。4 第一阶梯上的...

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根据太阳 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证明地球是球体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人造地球卫星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月食现象。在海滨观察远方驶来的轮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2 有关地球的数据。地球的表面5.1亿...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

5.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 纬线 7.赤道以北的纬度叫 北纬 习惯上用 n 作代号 赤道以南的纬度叫 南纬 习惯上用。s 作代号。8.人们规定的中纬度地区的范围是 30 60 9.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形,叫 经线 12.国际上习惯用 20 w 160 e 的经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