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

发布 2023-02-19 11:23:28 阅读 4611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1.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 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①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②总量丰富,人均不足③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3、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

4. 主要分布地区:

耕地:东部(半湿润、湿润)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北方旱地为主,南方水田为主。

草地:西部(干旱、半干旱)非季风区(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林地;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

5. 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西南林区(横断山区及附近)、东南林区(福建、江西等省)

6、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

8、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飞来的山峰:城市用地迅速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

小鸟的哀求:放牧的羊越来越多,草场退换严重。

水土的怒吼: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

土地的辛酸: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

9、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①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②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③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④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第三章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2、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3、 国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我国北方地多水少,南方水多地少。华北、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西北缺失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华北缺水原因:华北地区工农业集中、城市人口多,需水量大。

4、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如: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入晋。

兴建水库,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如:三峡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5、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

6、水资源面临的问题:①水资源短缺②水资源利用率低③水污染严重。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

8、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第4章第一节交通运输。

1、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各种交通运输及特点:

3、铁路运输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东部铁路网密集,西部铁路网稀疏。

4、南北铁路中最长、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是:京哈线-京广线。

5、经过山东的南北铁路干线:京沪线、京九线。

6、与我国高速公路分布明显相关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7、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

第2节农业。

1、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

2、农业重要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中国才实现了现代化。为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3、农业地区的分布:

东西部差异。

三大林区:东北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横断山区;东南山地丘陵。

三大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南北部差异。

南北耕地类型差异原因:水分(降水)

南北耕作制度差异原因:热量。

4、我国农产品主产区。

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平原为主。

我国西部地区农产品产区的分布状况:分布在山麓地带的平原。

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是:夏季光照强烈,水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东部地区南北方主要农产品有哪些不同?这样规划的自然条件是?

南方主要农产品是水稻、油菜、甘蔗、水产。甘蔗、水稻的生长喜高温、需水量大,南方纬度低、气温高,降水丰富、水源充足,所以南方盛产水稻、甘蔗;南方河湖多,所以水产品量大。而小麦、玉米、大豆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不高,需水量不多,所以主要分布在北方。

东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东部呈片状分布,西部呈带状分布。

西部农产区主产区分布形成的原因:西部农产品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冰雪融水的山麓地带和绿洲。

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影响因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土壤等。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技术水平、国家政策等。

6、我国农业发展的变化:

农业增长方式由广种薄收到优质高产。

机械化、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农田水利建设不断进步,抗灾能力增强。

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7、农业发展的方向:依靠科技的优势,改变农业增产方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第三节工业。

1、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工业重要性: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3、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钢铁、汽车、化肥、水泥、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

4、工业的分布。

中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②沿海密集,内陆稀疏 ③长江下游多,上游少。

东部沿海密集,中部工业中心较多,西部较少、分布稀疏)

5、我国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中西部发展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成产成本较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7、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原因:①便利的交通②丰富的资源③充足的能源④广阔的市场。

8、我国目前的高新基础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

9、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东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其中核心地区是北京、上海。

10、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是: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1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①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②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③有大量的人才和资金④交通便利,环境良好。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总结: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长江三角洲温暖湿润。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带的分界线;⑥温带季风气候和**带季分界线;⑦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⑧小麦产区和水稻产区分界线;⑨水田和旱地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三、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地理答案

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参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c11b21d 2c12d22b 3d13a23c 4a14b24c 5b15c25a 6a16a26b 7a17b27a 8c18a28d 9d19b29b 10c20a30c 综...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2011 201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 我们生活的亚洲,地形和气候复杂,人口众多,文化多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7题。1 在全球四大洋中,亚洲没有濒临的大洋的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2 我们亚洲有着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a 黑...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提供的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2019,希望给您带来启发!一 试题评价。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 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 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 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关注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