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期末

发布 2023-01-30 14:34:28 阅读 6010

科学期末测试题。

满分60分)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一、填空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的性质,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2、铁道轨之间留有接缝是遵循了固体性质原理。

3、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植物生长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

4、黑土中的含量居各种土壤之首。

5、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土土和土。

6、光是沿着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7、平面镜能使发生改变。

8、利用能把太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

9、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半径约为千米。

10、地球仪上,连接两极的线叫指示方向。

二、判断题。(共6题每题2分共12分)

1、乒乓球瘪了,用热水烫一下,它会恢复原状,这说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强。

3、给自行车胎充气,夏天应多些,冬天应少些。

4、平面镜中的像和境外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5、晴朗的夏天,雨过天晴后一定会出现彩虹。

6、偏振片能过滤掉物体反射过来的强光,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

三、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平面镜成的像 。a、倒立 b、正立c、斜着。

2、遇到盐酸冒泡的是 。a、花岗岩 b、砂岩 c、石灰岩。

3、插入水中的筷子,水里部分从水面斜着看起来是 。a、向上弯折 b、向下弯折 c、难以确定。

4、陀螺上红、绿、蓝三等分,当陀螺很快旋转时,会看到色。a、紫 b、白 c、黄。

5、彩虹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四、实践与操作(共12分)

研究土壤的成分。(共12空,每空1分共12分)

1)究土壤成分时,我们可以借助的工具有等。

2)加热的方法检验土壤成分时,开始加热冒出的“白烟”是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继续加热看到冒出的“白烟”应是中的燃烧,同时还会闻到气味。

3)通过实验研究,土壤中含有等物质。

五、知识应用题(4分)

为什么要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灯作十字路口的交通指挥灯?

六、科学与生活(4分)

一次,小明做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的动画**上的文字变大了,你能解释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评分标准。一.填空题。

1、热胀冷缩液体热胀冷缩。

2、热胀冷缩。

3、气温变化水流冲刷风吹日晒风化。

4、腐殖质。

5、砂质土黏质土壤土。

6、直线。7、直线。

8、三棱镜。

9、球体 6400

10、经线南北。

二、判断题。

三、选择题。

1、b 2、c 3、a 4、b 5、b

四、实践与操作。

1)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铁盘(回答出任意三个答案就算正确)

2)水蒸气水分土壤腐殖质烧焦的气味。

3)水分沙黏土腐殖质空气无机盐 (回答出任意四个就算正确)

五、知识应用。

1、答: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有些光穿过某些物体时,容易发生散射。而红光、绿光和黄光则不容易散射。

其中,红光穿透本领最强,能穿透雨、灰尘和雾。选用这三种颜色的灯做信号灯,是为了任何天气条件下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红光,被广泛用作危险信号,时刻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六、实验**。

答:这是因为小水滴的中间厚,边缘薄,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就形成了一个放大的像。所以我们看到的文字变大了。

四年级科学期末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班别姓名学号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人们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是。2 物质有三种状态和。3 总是在不停地变化,阴 晴等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4 科学家把风按强弱划分为 个等级。风是由于 流动而形成的。5 举行大型的综合性运动会对运动员的成绩有较大...

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

丹寨县第十二小学2012 2013期末复习题集。学校班级 姓名得分。1 全身的骨头分成 部分常用 的方法来感知骨骼。2 人体的骨头共有 块,他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其中手上的骨头共有 块。3 骨头里的软物质叫具有的作用。4 骨骼又 又 可以生长,不但能 还能人的大腿骨比还要硬。5 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

四年级科学期末练习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1 下列哺乳动物中,的运动方式是奔跑。a 袋鼠。b 猎豹。c 蝙蝠。2 有些鸟的趾间有蹼,有利于 a 捕获食物。b 奔跑或行走。c 游泳划水。3 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 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a 车上的乘客。b 公路指示牌。c 路边的树木。4 下列选项中,最接近动车速度的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