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下册

发布 2023-01-30 11:00:28 阅读 5698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缘:因为;

作者介绍: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东坡肉)。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fú、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hún,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释⑴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⑵足鸡豚(tún):丰盛的菜肴。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叠。⑷柳暗花明: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⑸箫鼓:**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⑺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随时。

作者简介:陆游,南宋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

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放翁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创作背景: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此前,陆游因支持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罢官归里。

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尾联,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罢归故里,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产生无限的欣慰。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

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等。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 “一生好入名山游”,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有十年之久,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此诗。

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

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⑶客舍:旅店。阳关:今甘肃省,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 亦称王右丞。

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兼通**,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此诗是王维送友去西北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作品鉴赏: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涉及“西出阳关”。阳关,从汉代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要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还包含着对远行者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成语典故:杏林春满董奉有很高的医术,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他给人治病从不收钱,要求被**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杏树。

几年后,植下的杏树郁然成林。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被称为“董林杏林”。人们喜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妙手回春”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董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孤云:朱谏注: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鉴赏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

前两句看似写眼前之景,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句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

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盘里一青螺。

科学四年级上下册

苏教版小学 科学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点复习题。山西新兴实验学校小学部董茂娉。一 填空题 1 空气是气体,具有 占据空间 有质量 有流动性 可以被压缩 等性质。2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弹性 3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 弹力 就越 大 4 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 空气和水都 没有颜色 没有气...

小学四年级上下册

小学四上英语复习资料。一 单词。1 数字 整十数 ten twenty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 2 状态 happy sad surprised tired sick scared 3 动植物 flower...

四年级上下册默写

四年级单词默写表。1.包。2.铅笔。3.钢笔。4.书。5.尺子。6.铅笔盒。7.教师。8.学生。9.男孩。10.女孩。11.家。12.房间。13.学校。14.教室。15.窗户。16.书桌。17.门。18.椅子。19.床。20.米饭。21.牛肉。22.面包。23.牛奶。24.蛋。25.水。26.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