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抽测实验

发布 2023-01-23 20:24:28 阅读 7205

1、《杯子变热了》

实验名称】物体的导热性。

实验目的】了解固体热传递的方式——传导。

实验器材】铜棒、火柴、凡士林、蜡烛、硬纸片。

实验步骤】在铜棒上的五个小孔内分别用凡士林粘住一根火柴棒,并使火柴垂直向下,用蜡烛加热铜棒的一端,观察热的传递过程。

实验现象】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实验结论】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注意事项】1)凡士林在铜棒上的小孔内涂抹要均匀,用的量要差不多。(小孔内尽量不要用蜡烛油)

2)为了防止辐射热酒精灯和第一个火柴间用一张硬纸隔开。

(3)物体加热完毕后,温度较高,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摸,以免烫伤。可以先放在铁盘中,等物体冷却后再进行处理。

【实验的意义】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加形象直观的观察到热是怎样沿着固体传递的。

5、温度计的秘密。

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实验材料】带胶塞的试管或小玻璃瓶、烧杯、细塑料管或玻璃管、水槽、热水、冷水、红墨水等各种液体。

实验步骤】1、 组装简易温度计:把每种液体装满瓶子,用带有细塑料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使玻璃管中有一段液柱,并在液面处作一记号。

2、 水槽中倒入热水,把组装好的简易温度计放入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待液柱静止后,做好标记。

3、做好实验记录,然后再把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水、酱油、酒精装有这些液体的塑料管中的水面在放入热水中后会上升,而放入冷水中后会细塑料管中的水面会下降。说明这些液体都有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把一种液体装满瓶子,用带有细塑料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必须使细塑料管中有一段液柱,这时必须作一记号,这样才便于实验中的观察。

2、细塑料管尽量要长一些,控制好红水不要冒出来,橡胶塞要塞紧。

3、因0摄氏度到4摄氏度的水会发生反常膨胀现象,因此演示中水温不应低于4度。

4、在简易温度计刚放入热水中时,因试管或玻璃瓶先受热膨胀,管内水面可能会略降一点。当热不断传递给液体后,由于液体的膨胀系数比塑料管(玻璃管)大,液面就不断上升。

【实验的意义】

通过实验,学生可形象直观的观察到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实验材料】固体体膨演示器、火柴、酒精灯、水槽、冷水、热水、烧杯。

【实验步骤】

1、让铜球(或者塑料球)穿过铁环,铜球(塑料球)能穿过铁环。

2、加热铜球(或者塑料球)3--5分钟,铜球(塑料球)则不能穿过。

3、将铜球(或者塑料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塑料球)又能穿过铁环了。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铜球、塑料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从而推测出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

1、给铜球加热的时间不能太短。

2、盛冷水的器皿要用水槽。

实验意义】通过实验,学生直观的发现加热或冷却气体和固体,也能使它们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得出一般情况下,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凸透镜成像实验。

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实验。

实验材料】光聚座、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1、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光聚座上(若没有光聚座就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 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像是什么样子的?

3、研究:像的大小可以变化吗?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与结论】

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注意事项】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自主想办法使蜡烛火焰的像,能够呈现在纸屏上这个实验,使学生从中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延伸出《照相机和眼睛》,这一课对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会进一步深化,也使学生认识到眼睛的科学及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21、《白天与黑夜》

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小纸人。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得知明的部分是白天,暗的部分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贴有小纸人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时是早上、正午和傍晚?

实验现象】1、地球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2、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看,贴有小纸人的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晨,正对着“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傍晚。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注意事项】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

2、手电筒也可用蜡烛替代。

实验的意义】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能形象直观的感受到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形成的。

23、《四季更替》

实验名称】四季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画一个椭圆,标好四个点代表四个季节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

2、手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

3、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度要保持一致。向着北极星的方向。

4、观察与思考:仔细观察,“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什么地方?这与四季的形成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结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演示)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这个位置时,阳光是直射在北半球,再转,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这个位置时,阳光是直射在赤道上,继续转,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这个位置时,阳光则直射在南半球,这样就形成了四季的变化。也就是说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的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注意事项】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度一定要保持一致。这样光线平行照过去,结果才会明显。

四年级科学实验抽测

实验准备 20g 份的食盐 玻璃棒 烧杯 250ml 量筒 50ml 水 蒸发皿 石棉网 酒精灯 三脚架 火柴。1 配制浓盐水。选择合适的材料,配制一份约100ml的浓盐水。2分。玻璃棒正确使用得1分,溶液的量基本符合得1分。2 加热浓盐水。1 如右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指出部分仪器名称。4分。组装好...

四年级实验抽测整理文案

a 各位 评委老师,你 们 好。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名称是 过滤食盐 沙 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有 铁架台 漏斗 3张滤纸 搅拌棒 3个烧杯 食盐与水的混合物 沙与水的混合物 面粉与水的混合物。下面由我来操作,来辅助 记录。实验步骤 首先要1.折叠滤纸 然后再2.组装实验装置 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 ...

四年级下册抽测

四年级科学下册抽测题。年级姓名分数。1 阴晴雨雪霜雾 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2 风向是指方向,通常用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也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国旗向西飘说明是风。风向仪指向 3 由于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大气数据更精确了,预报越来越准确了。4 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