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发布 2022-12-27 13:54:28 阅读 6509

一、基础知识(18)

1、默写填空(7分)

1决眦入归鸟。

2)、相顾无相识。

3孤帆天际看。

4)晴川历历汉阳树。

5)晴空一鹤排云上。

6铁马冰河入梦来。

7千山高复低。

2.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溃退(guì) 舀水(yǎo)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

c.寒噤(jìn )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

3.下边无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初中三年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b.某广告宣传,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彻底**癌症,征服世界医学难题,其实是骗人的。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d.人大代表呼吁:各级**应当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

4、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北京时间10月12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分):

5、名著阅读(5分)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a于死地。a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

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a,拖着绵软的双驮痪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

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a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a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chà( 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1)文中的a指的是他是中的主人公。(1分)

2)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a。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2分) a是一个。

3)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a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2分)

二、诗词鉴赏(5分)

桂源铺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6、描述“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所展现的画面。(3分)

7、:下列关于这首诗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溪水从山中发源,曲曲折折流淌,这本来是一种常见的地貌,然而,杨万里将这种常见地貌人格化了,社会化了,从而阐发了一种“奔流”的人生哲学。

b.诗中最能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语是“拦”,这表明群山有情,不忍溪水离开自己的温暖怀抱。

c.“万”字体现出阻挡重重,“堂堂”二字写出了溪水峰回路转,突围而出,成江成海的气势。

d.“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两句诗描写了山村溪流的真实景致,又蕴涵着积极的人生态度,那就是: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生命总要奔流,无可阻挡。

3、文言文阅读(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谈笑有鸿儒鸿儒人不堪其忧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译文。

10.[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

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4、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距离》一文,(16分)

①当我来到继父家时,我知道我打量那个家的目光是敌意的,我与那个家是有距离的。那陌生的屋檐下挂着,惨白惨白而寒意逼人的冰凌,融化了的冰水不时地顺着瓦檐滴到墙上,发出沉重的响声。墙用石灰新刷过,隐约还露出凌乱的稻草。

②为了不影响我读书,继父把我安置在条件最好的西厢房,自己和母亲住到了阴湿的东厢房。他还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盏台灯放在我的书桌上。每天晚上,他都拿着一本从书店买来的新书,坐在我对面,陪着我学习。

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翻一下书。还有几个月就中考了,每晚我都看书到很晚,然而不论多晚,他都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替我关上灯。我知道,干一天农活下来是很累的,而且我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我便对母亲说:

“叫他以后晚上不要再到我房间里来。”母亲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眼睛红红的。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他对母亲说:

“晚上学习辛苦,有个人陪伴,精神点!”

③以后我便没介意他陪着我看书,只是他又放了一张桌子在我房里,跟我书桌的距离。

正好足台灯光线的边缘。每天晚上,他依然陪着我一块看书,只是更安静了,翻书声也更小了.偶尔声音稍大一点,他便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惊恐地抬起头看看我,见我没在意,才会继续安心地看书。就这样,直到中考前,他陪着我翻掉了厚厚十几本书。

④考试那天,他执意要骑车送我去,我没说什么。坐在后座上,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的距离已经缩短了.考试结束那天,他又骑了三十多里路来接我,却一点没问我考得怎样,就像来的时候一样,默默地骑着车,但我知道,我跟他的距离更近了。

⑤发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正在别人家玩。当我飞奔回到家门口时,他正和邮递员面对面站着。邮递员让他签收,他望了望我,又望了望邮递员,接过笔,在邮递员指的地方,打了一个钩,说:

“我不识字,不会签名!”然后又禁不住自己的喜悦,朝着周围的村民笑了。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什么,他不识字,可他,却……”一种难言之情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跪在他面前,失声喊道:“爸——”他依然只是笑,却带着几许酸楚、几许欣慰。

⑥夏日的阳光照着家门,我再次打量这个家时,我觉得已经与这个家没有距离了。

12.文章第②段中,“我”为何“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而又不直接向他说? (3分)

答。13.(1)结合全文看,第③段中,继父不识字,却“陪着我翻掉了厚厚个几本书”说明了什么?(2分)

2)第⑤段中,知道继父不识字后,我为什么会“跪在他面前”? 4分)

答: (1)

14.试概括文中继父这一人物的主要特点。(3分)

答。15.结合全文分析,(1)第①段写到冰凌、冰水,衬托了“我”什么样的心境?

(2)文章首尾呼应巧妙,举例说说它是如何呼应的。(4分)

答: (1)

二)家在途中(18分)

白岩松。对于我来说,家的概念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②童年时,家是一声声呼唤。

那时的我似乎比今天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住的相邻的同学玩得天昏地暗,直到炊烟散去,听见父母“喂,回家了,吃饭了”的呼唤才回家,这样的声音伴着我慢慢长大,日复一日,至今仍在我的耳旁回响。

④一转眼,童年过去了,当胡须慢慢从嘴角长出,家又成了一个想逃脱的地方。

⑤书看多了,世界也变大了,一张床小了,父母的叮咛也显得多余了,盼望着什么时候我能拥有自己的天空。后来穿上了绿色的军装,来到了部队,家又变成了一封封信笺,每次收到信后,是最想家的时候。

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开始“受伤”,开始在人海中翻腾,开始知道,有些疼痛无法对人说,甚至知心的朋友。于是,重新开始想家。当受了“重伤”时,幻想着飞到远方的家中,在推开家门的一瞬,让自己泪流满面。

此刻,世界很大,而我所需要的,只是家中那种熟悉的味道,那窗前一成不变的风景……

⑦远离母亲,在外省生存,工作这余便有无数个周末无处打发,手中的**本很厚,从头翻到尾,却没有一个号码是为我此时准备的。这个时候,家又变成了自己要和另外一个人建立的那一个新的小家。

⑧从相识、相恋到相拥,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我拥有了一个平凡的家。此时,家的概念又变了,它是深夜回家时那盏为你点起的灯,是傍晚你看看书我看看电视偶尔交谈几句的那种宁静,是一桌胃口不好时也吃得下的饭菜,是得意忘形时可以呼朋唤友可以张口说粗话的地方。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时限 120分钟满分 120分 第一部分书写 3分 请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抄写在答题卷上的书写格子内。注意 本题将据全卷的书写情况综合评定分数 第二部分基础阅读 57分 一 填空 13分 1 将词语补充完整。3分 扬顿挫翻来 去心旷神 不求 解美不 收水落 出...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时限 120分钟满分 120分 第一部分书写 3分 请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抄写在答题卷上的书写格子内。注意 本题将据全卷的书写情况综合评定分数 第二部分基础阅读 57分 一 填空 13分 1 将词语补充完整。3分 扬顿挫翻来 去心旷神 不求 解美不 收水落 出...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 28分 1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悬崖绝壁如泣如诉瞬息万变稍纵即失 b 潸然泪下娓娓动听脍灸人口容光焕发。c 分道扬镖寥寥无几拈轻怕重精益求精 d 约定俗成一劳永逸弄巧成拙循规蹈距 2 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