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世界看中国。
一)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海及内水面积37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行政区划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省、县、乡,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本节重点: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页图1.7)
二)众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2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
95亿,占世界人口1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我国人最多的省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面积最小是澳门。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
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2.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500-600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0人每平方千米),面积57%,人口仅占6%,东西人口分界线:
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2%,其它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
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势和地形。
1.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阶梯状分布。
2.**阶梯界线的山脉: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p23活动1——4)
3.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有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包括: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掌握:
课本p22图页图2—4
4.我国的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5.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6.山区面积广大。
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50℃);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12℃)全国普遍高温。
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北→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带和热带(高原气候区)。
3.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分为四大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p39图2——21)
6.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7.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东部地区:带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三)河流与湖泊。
1.知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及界线(季风界线)知道我国的主要河流。
外流区域: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分界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占全国总面积:2/3
2.主要大河。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3.黄河的治理:
4.黄河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呈巨大“几”字型,向东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九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上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龙羊峡),中游则修渠灌溉(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由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致使下游形成地上河。
5.长江概况: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东雪山西南侧(正源沱沱河),流经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区,注入东海。
(p53图)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上游:源头——湖北宜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
6.开发:1)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量占全国的一半。
2)**水道:①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②干支流航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的2/3,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
7.治理:1)长江洪涝发生原因:
夏季降水集中,汛期长、水量大;
有三大洪水**(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干支流;中游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汉江);
社会原因:围湖造田、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
2)治理措施:
加固江防大堤;
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修建许多水库;
重点治理一些河段(如荆江,川江等);
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
禁止围湖造田,**应实施平垸行洪政策,落实移民建镇计划,帮助农民发展替代产来,减少抗洪压力;
教育人们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
8.京杭运河:
1)起、终点 :北京到杭州。
地位: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长度:1800千米。
2)经过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航运量: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能的都是自然资源。
2.分类: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矿产资源等)
3.特点: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利用特点: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3.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2)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全国土地日:6月22日。
三)水资源。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最多的是冰川,人类可以利用的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
1)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
2)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
3)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意义。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以茶换马:甘肃天水。
2.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3.我国的铁路干线。
1)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2)南北:京哈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3)青藏铁路。
4.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等经过的铁路线。
5.交通方式的特点。
6.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者急需的货物而又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者变质的货物,多用公路;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者水运。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定义和分类: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考点
一 从世界看中国。一 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 位于东半球 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2.国土辽阔 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邻国14个 东朝鲜 北蒙古,东北 西北俄罗斯,西部哈 吉 塔 阿 巴,西南印度 ...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
2019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八年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学年,大家一定认真复习,接下来看看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的2019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会有很大的收获哦!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
八年级地理知识总结
初2018级复习资料 地理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球仪 知识要点 一 地球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在海边看到从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站得高,看得远 月食现象 地球卫星 等。二 地球仪 地球的模型 纬线 形状 圆圈 纬线指示方向 东西 长度特征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