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1-25 19:37:28 阅读 2888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甓鹊谝谎谌昙渡喜崾у谄叩ピ?a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主要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周长计算,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结合教学内容,教材还安排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计算。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2.引导学生主动地**。教材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对于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的意识与能力。三、重点。

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四、课时安排:6课时。

1、四边形1课时2、周长 5课时。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6节)

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喜欢什么运动?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生汇报、交流。4、揭示课题。

“四边形的知识”。二、**新知。1、教学例1。

(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2)小组讨论。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四条直的边四边形有。

四个角。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教学反思:通过直观教学,学生能很明确的分辩出四边形的图形,了解其特点。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

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3.

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2)再拿出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拉一拉。

3)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学生汇报时,要说说理由。二、掌握平行四边形。

1、在钉子板上“钩”。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在钉子板上围。2、在方格纸上“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3、折一折、剪一剪。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讨论)三、巩固平行四边形。

1、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1—3题。2、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5题。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还掌握了它的边和角的特征。

教学反思:通过折一折、比一比、剪一剪让学生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能实践操作,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提高学习兴致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课时:周长。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

教学要求: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1.活动一。

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⑷摸一**腰的周长在哪。2.活动二。

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3.活动三⑴出示。

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请你用笔描一描。⑶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4.周长的概念。

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⑵学生说一说。

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2.学生活动,汇报:

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三、总结: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问题吗?四、练习。

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2.思考题: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教学反思:

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认识周长,但在练习中描出图形周长时,有勾边的现象,说明对周长这一概念还模糊,或不会结合周长的意思去描绘周长。需加强认识。第四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43页例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3.学生**。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4.算法概括。

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5.巩固。

1)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2)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

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教学反思:通过实物开展教学,找周长,求周长,学生清楚长正方形周长的求法,但喜欢用加法求,对与简算(即公式)思维上差生不理解,需进行差生补导。

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练习内容:教材第44页练习十。

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练习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练习过程:一、基础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44页第二题: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⑵集体订正。二、综合练习。

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1)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三、活动练习。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姓名头围厘米胸围厘米腰围厘米。

四、作业: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与长正方式周长公式的运用还不够灵活。

第六课时:估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4例5,46页练习教学要求: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二、新授1.教学例5

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2.巩固练习。

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

46页做一做第二题: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

教学反思:学生以有长度这一基础概念,能结合生活经验正确估计和判断物体的周长。对于影起错觉的图形,我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清晰的分析出物体的周长,并学会了对边相等,可用移动与组合的方法来比较复杂的图形。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 情况分析。一 班级情况分析。本人刚接手本校的三年级三班。对于班级的一些情况只能通过上任教师来了解。通过了解我大概知道这个班级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 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015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201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一 单元教材内容分析。1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的分数加 减法。这两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进一步巩固了...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验卷

温馨提示 同学们完成试卷后,请认真检查哦!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98分,卷面整洁2分。一 我会填。19分 1 在除法中,余数要比 小。9 5 1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里面最多有 个3 28里面最多有 个6。4 有17个乒乓球,平均分给8人,每人分 个,还剩 个。月份有31天,是 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