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发布 2022-11-02 11:08:28 阅读 3588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愧怍(zuò) 魁梧吹毛求疵(cī) 钟灵毓秀。

b.狡黠(xiá) 繁琐潜(qián)滋暗长尽态极妍。

c.膂(lǚ)力商酌荒谬(miù)绝伦重峦叠嶂。

d.悲怆(cuàng) 慰籍飞珠迸(bìng)玉悲天悯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 ,发现人才,举荐人才 ,使用人才 。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如何让古典**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读书的“体”与“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 以往,“读书人”的称谓专属于少数人;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积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读书有用抑或是无用?这些围绕“读书”而产生的问题似乎都悬而未决。

关于读书,可以从“体”与“用”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大致上说,“体”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本根、本体,而“用”则是指“体”外化而生成的功用功能。

从“用”的层面看,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这里的“有益”和“致用”都意在表明读书确实包含着实用的功利诉求。从这个角度考量,读书利国利民、利人利己。

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生存技能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到达更高的社会阶位而改变命运。

然而,对实用功利的追求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读书的实用功能,往往会遮蔽读书的根本要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种劝学篇,主要用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念。

从“体”的层面看读书,也就是**读书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当我们说“人是一种读书的动物”时,就意味着读书是一种专属于人的活动,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一件事情。读书的根本要义是“人性养成”,“人文化成”。

从这种意义出发来理解读书才可能达到读书的至境。

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与之相反,“好读书”偏偏是“闲来无事好读书”。以前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面说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常觉得不着边际。

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呢?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孔子的感叹:

十年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

归根到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往可以不执着于书本身,前者却陷于斤斤计较。带着患得患失的心去读书,有时候就会执着于一念而忘记了风来水面与月到中天。

雅文深境,幽思明悟,在一方局促的生命空间里,俯仰于天地大化之间,不正是读书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吗?

文/杨平,有删改)

5.下列对读书的“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的“用”是指读书能满足人的实用功诉求。

b.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所有的人都追求读书之“用”。

c.追求读书的“用”,在阅读时往往会执着一念,衡量得失。

d.过分强调读书的“用”会让读书的观念变得狭隘。

6.下列对读书的“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的“体”指的是获得超越实用功利的人生体悟。

b.从“体”的层面看,作者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认可的。

c.不断追寻读书的“体”,就可能逐步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

d.“好读书”就是从“体”的层面专心读书,只关注书本身的内容。

7.下列对读书的“体”与“用”的联系和区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的“体”与“用”从不同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读书”这一问题。

b.读书的“用”就是读书的“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

c.读书的“体”与“用”的差别就是读书有用与无用的差别。

d.对读书的“体”与“用”的不同追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

三、(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

“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

“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

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闻之闻:听说。

b.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

c.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

d.王且何利利:好处。

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10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译文: 12.填空。(6分,每空2分)

1)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杨慎《临江仙》

2)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3)然后知 ,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两章》)

五、(22分)

202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思想品德试卷 样卷 姓名 分数。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沧海桑田 自然变迁,生命的流逝总让我们无限感慨。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a 人类的命运由自然界其他生命来主宰。b 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人类的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 最有价值...

202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2017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第 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 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愧怍 zu 魁梧吹毛求疵 c 钟灵毓秀b 狡黠 xi 繁琐潜 qi n 滋暗长尽态极妍c 膂 l 力商酌荒谬 mi 绝伦重峦叠嶂d 悲怆 cu ng 慰...

202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 分为语文 数学 英语 思想品德 历史与社会 物理 化学等7门学科。每科包括命题依据 命题原则 考试内容及要求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题型示例 参考试卷等6大内容。语文。考试内容及要求。语文学业考试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一 识字与写字。识字方面,考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