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

发布 2022-10-15 01:14:28 阅读 8397

学院:国际**学院国际商务0801 姓名:李朋学号:2008060306

**大学生就业难难题。

自2024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即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每年特定时间都会成为各大**的焦点。

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一: 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24年145万,2024年212万,2024年280万,2024年380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大学生队伍的急剧扩张,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上由原来的“社会精英”下降为社会上的“大白菜”。

原因二: 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

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三: 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

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四:大学生自身原因。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都是用人单位较为关注的问题。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除了缺乏工作经验的劣势之外,目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均与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影响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聘用。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不满,更多的还在于非智力方面。大学生往往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培养良好的道德却早已被大学生所遗忘,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始终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

可见,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部分大学毕业生,无论来自城市或农村,都缺乏基本的素质,不懂事,不会做人,不知道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身份等。有些大学毕业生对企业文化认同度低,更谈不上对企业的忠诚度。

同时,大学生就业稳定性较差,热衷于跳槽,这些都促使企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影响了就业。

原因五:大学和用人单位之问缺乏有效的沟通。目前,就业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不了解,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

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不了解,并且与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要求存在巨大差异。另外,有些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自有一套体系,而这套体系与招聘大学生的单位联系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养大学生,而事实上对如何培养大学生以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缺乏了解。

原因六:替代性就业的局面已出现。目前,各大学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毕业生也在成倍地增长,替代性就业的局面已经出现。

高学历毕业人数的增多,使本应是大学毕业生胜任的岗位,却由研究生取代。依此类推,形成恶性的连锁反应。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大学生与家长的难题、高校的难题,还是社会和**的一大难题,而如何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也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难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

1-大学生就业应该瞄准经济增长的主战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以本地区、邻近地区为主,跨地区就业还没有形成主流,人才流动缓慢。

一些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地区的大学生供不应求。例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大城市,难在需要解决户口的企事业单位,其实,走出大城市就没有那么难了。

2.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国外很多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是很重要的部门。

国内近年来也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有出口畅通了,大学才能实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就业指导形式要创新,“长期深入企业实习”是当前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就业指导形式,就业和职业规划的专题讲座并不受大学生欢迎。

另外,**还应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尽快建立信息预警机制或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

3.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大学生仅仅会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是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就业能力的综合培养和提高。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能不能就业是与这些能力。

密切相关的。社会上最受欢迎的人是有责任心、勤奋、情商高、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拥有过硬的技能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此外,大学生应该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关注社会及国家的发展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就业。同时,大学生还应该明白,大学毕业还不是真正的毕业,还必须上社会这所大学里继续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4.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勇气和能力。创业是解决就业的根本。在我们的调查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生创业遭遇冷落。

从数据反馈看,大学生创业仍然是“空中楼阁”,只有极少数大学生选择创业。学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和引导之外,还需要为学生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成功创业。主要的准备工作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心理准备:自信独立,富有挑战精神,富有责任感;(2)知识准备:管理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专业知识;(3)能力准备:

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5.高校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高校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灵活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同时,要借鉴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弹性学制等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中途参加工作,然后再返回学校继续学习。对于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可以实行“双证书”制度。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建立一种基于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是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

6.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在首次就业时,大学生应调整好心态,主要是平衡“眼高手低”的心态,不要期望太高。即使工作不如意,也可以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更务实些,机遇大于待遇。

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放低架子,从基础做起,虚心学习,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7.“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要做好事,首先就要做好人。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素养的忽视,表明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我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企业倾向于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大学生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专业技能一样重要,两者不可偏废。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

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报告

观音小区留守儿童现状调查。一 调查背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激烈的竞争让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也让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也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去寻找新的出路,于是越来越多的儿童被留守在了家中。由于从小无法很好地得到父爱和母爱,导致很大部...

形势与政策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部分文献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缺少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其他各项建设必然会受到影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规划 制度先行,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

形势与政策

1.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自己的专业,谈谈高校毕业生如何在社会上立足?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另一方面,很多地方存在 用工荒 的现象。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3.2010年,中国经济率先从金...